| 俗名日月潭細鯽、日月潭白魚。棲息於純淡水,深度0-2公尺,無毒性,不可食用,無觀賞價值,不是經濟性魚類,分布於臺灣,產於臺灣中部,最大體長4.7 cm,為臺灣特有種,模式種產於臺灣南投。
|
| 體延長,側扁;背前部輪廓線平直而後逐漸傾斜;腹前部輪廓線於下頜關節處呈銳角彎曲狀(下凹),後部彎曲,其彎度(弧度)比背前部輪廓線更大。在腹鰭基末端後部與排泄孔(肛門口)之間具有腹稜(腹脊)。頭部側視面呈尖突狀。口裂斜行,上頜延伸至眼前緣,下頜突出而達上頜之稍後方,或僅與上頜齊平。下頜上具追星。無鬚。眼間距既寬且平,比眼徑大。背鰭具7根分支軟條;胸鰭鈍,後部幾乎可達腹鰭基部;腹鰭尖,後緣平直,具腋鱗;臀鰭尖,具7根分支軟條,後緣平直;尾鰭上下葉等長。側線鱗列數34-37;背鰭前鱗數14-17,鱗列並非固定於一條背部正中線上;腹鰭基與側線間鱗距:3 列;臀鰭基末端後部與側線間鱗距:2或3;腹部脊椎骨數18-19,尾部脊椎骨數16;咽頭齒兩行,齒式3,4-5,3 。體呈淡綠或淺灰色,背部顏色較深,腹部呈淺白色;頭頂與背部淡褐色,有條自枕部延伸至尾鰭基之背紋;眼上部有淡白斑;虹彩呈淡綠色,上部顏色較深,瞳孔周邊呈金色。體側具網紋,鰓裂上部至腹鰭與臀鰭基間之網紋更為顯著;鱗片後緣具深色邊。胸鰭和腹鰭淺黃色;背鰭,臀鰭和尾鰭淺紅色。
本魚種的物種有效性仍有爭議,2012年出版的臺灣淡水魚類紅皮書將本魚種列為臺灣副細鯽(臺灣白魚)的次同物異名,且認為本魚種仍應該歸屬於副細鯽屬(Pararasbora),而非歸屬於細鯽屬(Aphyocypris)。因此,要釐清本魚種的有效性與屬別歸屬,仍有待更進一步的研究。 |
| 初級淡水魚。性活潑,善跳躍。主要棲息於緩水流之河渠或池沼中,尤其是水生植物繁生之水域,以掉落水面之昆蟲和藻類為食。 |
| 臺灣的特有種。僅分布於臺灣中部的濁水溪流域。在物種保育上,除了應該保護原棲地外,也應避免在其原棲地放流臺灣副細鯽,以免造成基因汙染。 |
農委會公告:瀕臨絕種保育類野生動物 |
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
2012淡水魚紅皮書:C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