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eutheronema tetradactylum (Shaw, 1804)  四指馬鮁 F380 Polynemidae 馬鮁科
俗名四絲馬鮁、竹午、大午、午仔、鬚午仔(澎湖)、發鬚午仔(澎湖)。棲息於砂泥底、河口、淡水、近海沿岸、潟湖、礁沙混合區,深度0-32公尺,無毒性,可食用,無觀賞價值,是經濟性魚類,分布於印度至西太平洋,產於臺灣南部、西南部,最大體長200 cm,模式種產於印度。
體延長而側扁。頭中大,前端圓鈍。吻短而圓。眼較大,位於頭的前部;脂性眼瞼發達,呈長橢圓形。口大,下位,口裂近水平;下頜唇不發達,只有近口角部份保留唇之構造;上下頜兩側均有牙齒,其外側有小齒;鋤骨及腭骨亦具齒。體被櫛鱗,背、臀及胸鰭基部均具鱗鞘,而胸鰭及腹鰭基部腋鱗長尖形,兩腹鰭間另具一個三角形鱗瓣;側線直,且向後方緩慢傾斜,有孔的側線鱗數為71-80;側線上鱗列數9-12(通常為10);側線下鱗列數13-15(通常為14);背、尾鰭的黑緣較不明顯;胸鰭鰭膜為鮮明的黃色(標準體長達35公分以上的大型魚則為暗黃色);腹鰭的前緣黃色,其餘部分為白色。(林沛立編寫 20130415)
主要棲息於砂泥底質地形環境,包括沿岸、河口、紅樹林等半淡鹹水海域,皆可見其蹤跡。喜群棲性,常成群洄游,有季節洄游之習性,會隨著漁期到來而大量湧現。以蝦、蟹、魚類及蠕蟲等為食。
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海域,包括印度至東南亞各沿海,北至菲律賓,南至巴布新幾內亞、澳洲北部等沿海。臺灣西南沿岸已有自東南亞引進人工養殖,野外偶而被捕獲,是否為逃逸或是放流的族群,尚須研究。
肉質細緻鮮美,為高經濟價值魚種,清蒸是最適宜的烹調方法。已能人工養殖。
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