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lbonaricus brucei Dawson, 1984 布氏鰻海龍 F295 Syngnathidae 海龍科
棲息於礁區、近海沿岸、潟湖,深度1-20公尺,無毒性,不可食用,無觀賞價值,不是經濟性魚類,分布於印度至西太平洋,產於臺灣南部,最大體長4.5 cm,模式種產於非洲坦桑尼亞。
布氏鰻海龍屬於鰻海龍屬,43年前在西印度洋的非洲坦桑尼亞首次被採獲,在1984年正式發表,臺灣距原發現產地有數千公里遠,是相當重大的發現。通常成體大約3-5公分左右,以浮游生物為食,體型微小,不像一般的海龍類生物,而是沒有細長的吻,頭部相當圓,容易被潛友誤判為海蟲類。
本種魚的模式標本採自珊瑚叢(Galaxea clavus)中。 雄性可能是在標本體長 4.35 公分時即已成熟。雄魚的孵卵囊位於尾部下面。以浮游生物為食。目前全世界至少有三種鰻海龍,除了布氏,還有脖氏及達澳鰻海龍,潛友們曾發現過另一種全身紅色的海龍,非常像日本沖繩海域有記錄過的脖氏鰻海龍,因此臺灣可能就有兩種鰻海龍。
非洲坦桑尼亞及臺灣南部。
科學研究。
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