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俗名白力、力魚、曹白魚、吐目、鰳魚(澎湖)。棲息於河口、近海沿岸,深度5-20公尺,無毒性,可食用,無觀賞價值,是經濟性魚類,分布於印度至太平洋,產於臺灣西部、北部、澎湖,最大體長60 cm,模式種產於印尼蘇門答臘島。
|
| 體長而寬,甚側扁。背緣窄;腹緣有完整之稜鱗,腹鰭前23-26個,腹鰭後10-14個。頭中大,側扁。吻短鈍,上翹,吻長明顯短於眼徑。口中大,向上傾斜而近垂直;上頜骨末端圓形且不延長,僅可達瞳孔之下方;下頜的前端向上突出;兩頜、腭骨及舌上具細齒;鰓耙較粗,邊緣具小刺,第一鰓弓下枝鰓耙數20-24。體被圓鱗,鱗中大,易脫落,無側線;縱列鱗數多於45枚。背鰭起始於體中部,具15-17軟條;臀鰭長,具40-50分枝之軟條;腹鰭甚小,其長短於眼徑;尾鰭叉形。體背灰色,體側銀白色;頭背、吻端、背鰭及尾鰭淡黃綠色,背鰭和尾鰭邊緣灰黑色;餘鰭色淡。 |
| 為暖水性近海中上層洄游魚類。游泳速度快,喜群居。白天多活動於中下層水域,黃昏、晚上、黎明或陰天則活動於中上層水域。有時可進入河口域,甚至低鹽度的水域。幼魚以浮游動物為食,成魚則捕食蝦類、頭足類、多毛類或小型魚類等。 |
| 廣泛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由印度、馬來西亞、印尼等至日本、韓國及俄羅斯的大彼得灣。臺灣分布於北部、西部及澎湖海域等。 |
| 經濟價值高的食用魚。肉味鮮美,可鮮食或製成加工品。一般以流刺網捕獲。中醫將其入藥主治慢性泄瀉等病。 |
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