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殺了我們的海洋(上)

邵廣昭

2014年,由環境學者E. C. M. PARSONS等人選出的海洋71個問題(分為八大類)刊登在《生物保育期刊》(Conservation Biology)。台灣身為海島,周圍的海洋是否也面臨了這71個問題,或是更有甚之?海洋71個問題中的第一大類是「漁業」,因此國家地理雜誌中文網第一篇談論的是《台灣是海洋生物多樣性之島》,讓我們重新認識台灣珍貴又豐盛的海洋資源。接下來我們將更仔細的來探討,台灣海洋生物如何快速消失,誰是海洋殺手?

台灣雖可稱得上是生物多樣性之島,但卻很少人想過這些曾被發現或記錄到的物種是否仍然還活著。特別是那些多達半數以上的稀有種和那些珍稀的台灣特有種(endemic species)。要增加種數並不困難,只要採到一個個體,能夠正確地鑑種和發表即可,甚至只要有一張生態照片也能算數。但要斷定一個物種是否已經滅絕卻很難,因為缺乏足夠的證據和資料來論斷。因此到底台灣有多少種物種已經消失?牠們消失的速度究竟有多快?就成為一個難解的謎題,也是大家不願意去面對的真相。

物種的消失有如骨牌效應

物種的滅絕都是從族群量的減少開始,一旦減少到「最小存活族群數」(Minimum Viable Population Size,MVP)(註)的個體數以下,該物種就會滅絕。連帶的許多共生或寄生物種也會跟著消失。換言之,一個物種的消失並非全球現生物種種數只有減一而已,而可能是減三、減五或減十,有如連鎖效應,變得一發不可收拾。人們只會注意到全球大型經濟魚類,也就是體型大、數量多的魚種的數量在減少。譬如,目前全球已有超過80%的大型魚類被列入過度捕撈的等級。但那些體型小、數量又少,但種類卻甚多的稀有種,卻早已伴隨著大魚數量的減少,而更先一步在台灣或全球的海洋消聲匿跡,亦即所謂的「區域性滅絕」或「全球性的滅絕」。

地球正面臨每天消失72種生物的第六次大滅絕

生物多樣性公約被倡導及成立的原因,是為了遏止目前地球上的物種正面臨著由「人類世」 (Anthropocene) (註)所造成的第六次大滅絕。其速度遠比過去地球的五次大滅絕還要快,平均約為每小時3種,每天72種,一年27,000種。如再不努力遏止,則可能到了四、五十年後,地球上三分之一的物種會滅絕。其中許許多多生物我們連牠的名字都還不知道,更遑論要去了解牠們在地球生態系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功能。長此以往,人類最終勢必要遭到大自然的反撲,而難以苟活於世。畢竟以目前我們的科技能力,還無法創造和模仿大自然的生態系,讓人類可以生活在一個完全和大自然隔絕的人為環境中。

2014年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公布了他們對地球上76,199種物種所作的評估結果,其中22,413種,高達三成,已被列入「易危」到「極危」的等級。生物多樣性公約(CBD)組織在2010年所出版的《第三版全球生物多樣性展望》(GBO3)中警告,即使在過去2000年到2010年的十年目標的努力下,陸地上的鳥類、哺乳動物和兩棲爬蟲類的物種滅絕速率已經減緩,但尚未停止,而人類瞭解最透澈的海洋生態系——珊瑚礁的物種數則仍在急速下降。那一年,CBD締約國在日本愛知縣舉辦的大會中重新訂定了十年目標,稱為「愛知目標」。但2014年《第四版全球生物多樣性展望》(GBO4)對各項愛知目標所做的期中評估顯示,所有與海洋保育有關項目的工作進展,不但不如預期,而且多半是毫無起色,甚至更形惡化。

台灣物種滅絕的速度有多快?我們欠缺十年、二十年以上的長期資料

如果只看三到五年,或十年以上的短期資料,通常無法看出端倪;因為取樣誤差所造成的上下波動,往往會掩蓋了真正的趨勢。因此,至少要有十年或二十年以上的長期的原始資料才能做判斷。然而,遺憾的是過去台灣從未重視過長期生態監測,既使有一些短期或中期資料的累積,也不願意去公開和分享資料。以致於科學家根本沒有長期資料可做分析及佐證。

在此情況下,官方的漁業年報統計資料,大概是目前台灣少數可在網路上公開取得的長期資料。雖然年報資料有類別太少,以及因為「場外交易合法化」造成資料不夠精確的問題,但如就這二、三十年來,上百種經濟魚類的變化趨勢來看,也幾乎都是在一路下滑。有些重要的經濟魚種,如烏魚、黑鮪、鰻苗的產量和產值大概都只剩下過去盛產期的十分之一。

那麼非經濟性的魚類的狀況又如何呢?筆者最近整理了一些長達20至30年的生態監測資料,發現利用幾種不同的採樣方法(刺網漁獲、潛水調查、電廠冷卻水撞擊、潮間帶採集)所得的北部海域魚類群聚變遷的結果,均顯示過去三十年來物種減少的速度的確十分驚人:大約每10到15年,魚種數就會減少一半!如果大家再不去努力推動海洋的保育和復育工作,那麼不要等到2048年,海裡就已經是無魚可吃、無魚可賞,也無魚可做研究的材料了。這就是「不永續」,我們沒有把這一代的財富原封不動的留給下一代。

各方卸責 大家不願面對的海洋真相

其實海洋生物多樣性及全球之漁產量早在1980年代起,即已每況愈下。這個事實直到2001年科學家在聯合國糧農組織委託的調查下,才被證實及報導出來。原來是中國大陸的漁獲統計數字造假,在修正之後才還原了海洋的真相。造成全球魚類資源匱乏的原因已被公認是:(1) 過漁及誤捕,(2) 棲地破壞,(3) 污染,(4) 外來種,以及(5) 氣候變遷。

但到底何項因子才是頭號殺手,各方為了卸責,也會各有不同的解讀。譬如某種海洋資源的減產,主政者的標準答案多半是怪氣候變遷所造成,也就是老天的錯,或是大家都有責任也就沒有責任了;民意代表為了爭取選票,只會討好選民(漁民),而不會去顧到那些沒有選票的海洋生物的死活;業者或漁民則多半會責怪是污染或開發單位的錯,到頭來說不定還可以爭取到一些補償金或回饋金;民眾也不會去檢討改進自己落後的海洋保育觀念,於是在不知不覺中去傷害了海洋生物;消費者也常只為了逞一時的口腹之慾或是炫富的心態,不知道自己不當的消費才是今天過度捕撈的真正元凶或幫凶。

破壞海洋生物多樣性的外來因素很多,但要從這些錯綜複雜的原因中找到究竟誰才是頭號殺手相當不容易。因為短時間內海洋生物的大量死亡或暴斃,必須要掌握到事發現場各項環境因子的完整資料,才能作出正確的判斷。否則在事過境遷後,通常就會變成懸案。如果是長時間物種或族群量的逐漸凋零,如漁業資源的逐年匱乏,就必須要有長期可靠的資料,才能進行因果關係的分析。否則就有如「瞎子摸象」容易過於主觀,或是以偏概全做出錯誤的判斷。再加上海洋生物本身也會因為疾病、競爭、掠食、遷移、擴散等種內或種間的交互作用,而使物種的族群量呈現消長或振盪。故要釐清究竟是生物本身或者是環境因素所造成,殊為不易。

下一篇將為大家繼續討論「誰是破壞海洋生物多樣性的最大殺手?」

 

 

註釋:

最小存活族群數(Minimum Viable Population Size,MVP):一個族群要維持存續,不至於一直下降到滅絕的最小需存活的個體數。

人類世(Anthropocene) :又稱人新世,是指地球的最近代歷史。人類世並沒有準確的開始年份,可能是由18世紀末人類活動對氣候及生態系統造成全球性影響開始。


-原刊登於國家地理雜誌 – 地理新聞(2015年04月0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