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講堂

內容摘要: 潮間帶,因為無須下海,人們很容易能夠前往,是最方便親近海洋、觀察生物多樣性的地方。 早期,臺灣社會在潮間帶發展出許多家計型的漁業;以澎湖為例,...
22:56
內容摘要: 在大洋生態系中,生物的種類比較少,如軟骨魚類的鯊魚、魟魚。而硬骨魚類的小型魚如飛魚、沙丁魚,鯡科、鯷科的魚等等,還有鯖科的魚,...
20:23
內容摘要: 如果我們問,地球上讓生物居住的棲地,哪一種生態系範圍最大?答案應該是大洋、或者是深海生態系。 大洋生態系的英文稱作Open Ocean,...
21:15
內容摘要: 在深海生態系中,生物為了適應環境,會有一些特殊的調整與演化過程。深海因為沒有光線,無法行光合作用,沒有植物作為食物來源,...
19:33
內容摘要: 如何界定深海?主要是用光線界定,海洋的上層叫做大洋層,也是表層,中層,我們一般叫做昏暗的世界,平均是200-1000公尺,仍有微弱的光線,...
18:21
內容摘要: 魚類聚集繁殖(fish spooning aggregation)是有幾種魚類,在產卵繁殖期,會呼朋引伴,前往一個地點,可能是海流交會之處,幾十條...
19:54
內容摘要: 魚類生殖與繁衍的方式千奇百怪,具有很高的多樣性,也會因地制宜而演化出不一樣的形式。 魚類繁殖的策略有很多種,各有不同。大多數的魚類行有性生殖,...
22:01
內容摘要: 邵老師分享多年來參與國際海洋保護區大會、世界公園大會、國際珊瑚礁研討會、世界保育大會……等國際會議的經驗。 這些國際會議不一定僅限於學術發表與討論...
24:06
內容摘要: 國際上,海洋保護區最新的發展趨勢是什麼?他們如何劃定、管理海洋保護區?海洋保護區的計算方式,分子是什麼?分母是什麼?劃定了海洋保護區後,...
22:27
內容摘要: 2020年,全球海洋保護區的面積將達到10%,在保育的工作上,仍存在著許多有待努力的方向,需要大家共同努力。 海洋保護區的成功與否,...
16:23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