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ymnothorax meleagris (Shaw, 1795)

ASIZP0058011
ASIZP0065912
Gymnothorax meleagris@fishdb-media-5180
Gymnothorax meleagris@fishdb-media-1809
白口裸胸鯙
斑點裸胸鱔
錢鰻,薯鰻,虎鰻,糬鰻(澎湖),米鰻(澎湖),硓𥑮鰻(澎湖)
Puhi'onio,Spotted moray,Spotted eel,White-mouth moray,Whitemouth moray,Turkey moray,Guinefowl moray,Guineafowl moray,Guinea moray eel
經濟性物種 有毒物種 觀賞魚類 食用魚類
礁區 近海沿岸 潟湖 礁沙混合區
海水
Species 種

綜合描述

體延長而呈圓柱狀,尾部側扁。上、下頜尖長,略呈勾狀;上頜齒有三列。脊椎骨數126-128。口內皮膚為白色,體底色深棕略帶紫色,其上滿布深褐色邊的小黃白點,該圓點大小不會隨個體增長而明顯變大,但會增多。鰓孔為黑色,尾端為白色。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Gymnothorax meleagris 上次更新:2012-03-01

分布

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西起紅海、東非,東至馬貴斯群島,北至日本,南至澳洲及羅得豪島等海域。臺灣除西部外,各地岩礁區可見。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Gymnothorax meleagris 上次更新:2012-03-01

尺寸

體長:120:cm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Gymnothorax meleagris 上次更新:2012-03-01

棲地

主要棲息於珊瑚礁茂盛之潟湖或沿岸礁區。食慾旺盛,成長迅速;性情凶猛,以魚類為主食,偶食甲殼類。
礁區近海沿岸潟湖礁沙混合區

1~36 公尺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Gymnothorax meleagris 上次更新:2012-03-01

效益(利用)

一般可利用延繩釣、手釣、籠具誘捕等漁法。食用經濟性,但在某些熱帶島嶼,曾有人食用本種後中毒的案例,臺灣則尚未聞有類似嚴重中毒的情形。可作為觀賞魚。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Gymnothorax meleagris 上次更新:2012-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