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miramphus lutkei Valenciennes, 1847

ASIZP0060968
南洋鱵
無斑鱵
補網師,水針,長尾針(臺東)
Lutke's halfbeak,Lutke's half-beak
經濟性物種 觀賞魚類 食用魚類
礁區 砂泥底 近海沿岸
半淡鹹水 海水
Species 種
Actinopterygii » Neopterygii » Beloniformes » Belonoidei » Hemiramphidae » Hemiramphus
Hemiramphus
Actinopterygii
Neopterygii
Beloniformes
Belonoidei
Hemiramphidae
Hemiramphus

綜合描述

體延長,側扁,標準體長為頭長之4.1-4.4倍。眼前脊缺如。上頜短,突出成三角形,其上無鱗;下頜突出如喙,其長不小於頭長;鋤骨及舌上無齒。鼻窩內具一圓形或扇形嗅瓣。第一鰓弓上鰓耙33-46(通常為36-41)。鰾為多室型。背前鱗數35-43(通常為37-41);側線位低,近腹緣。背鰭與臀鰭對在,臀鰭起點在背鰭第4-5軟條之下方,背鰭具12-15軟條(通常為13或14),臀鰭具10-13軟條(通常為12);雄魚之臀鰭不變形;胸鰭較長,標準體長為胸鰭長之4.8-5.4倍,具 10-12軟條(通常為11);腹鰭短小,後位,其基底與尾鰭基底之間距遠短於其與鰓蓋後緣之間距;尾鰭叉形,下葉長於上葉。體背呈淺灰藍,腹部白色,體側中間有一條銀白色縱帶,無垂直暗斑;喙為黑色,前端具明亮之橘紅色。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Hemiramphus lutkei 上次更新:2015-09-18

分布

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西起印度洋,東至薩摩亞,北至日本南部,南至新幾內亞。臺灣各清澈水域皆可發現。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Hemiramphus lutkei 上次更新:2015-09-18

尺寸

體長:40:cm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Hemiramphus lutkei 上次更新:2015-09-18

棲地

主要棲息沿岸或島嶼四周較乾淨的水域表層,成群洄游,群數由數十至數百尾為一群,一般皆在水草較多的水域。產卵期在每年4-7月左右。以水層中的浮游動物為主食。
礁區砂泥底近海沿岸

0~30 公尺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Hemiramphus lutkei 上次更新:2015-09-18

效益(利用)

主要漁期在春夏季節,可利用流刺網、定置網等漁法捕獲,肉質味美,可用油煎或碳烤,是很好的下酒菜。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Hemiramphus lutkei 上次更新:2015-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