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hyocypris kikuchii (Oshima, 1919)

ASIZP0065195
ASIZP0065194
ASIZP0065193
Aphyocypris kikuchii@Jheng0327
菊池氏細鯽
菊池細鯽
美達卡,Medaka(臺東地方俗名),散魚仔,吉氏細鯽,臺細鯽,瘦魚,車栓仔,竹篙鑣
Medaka,Kikuchi's minnow,Taiwan green chub,Taiwan Venus fish
臺灣特有
淡水
淡水
於淡水域中可完成生活史
Species 種

綜合描述

身體延長而側扁,腹部具不完全的腹稜。頭中大,頂部略平坦。吻圓鈍。口端位,下頜略突出,且較長於上頜,口裂向下斜走;唇薄,無觸鬚。咽頭齒2列,齒式5.3—4.4。體被圓鱗;側線不完整,側線鱗數僅10-11,側線末端僅延伸至腹鰭基部上方區域。各鰭均無硬棘,背鰭軟條 2(不分枝軟條)+ 7(分枝軟條);臀鰭 2(不分枝軟條)+ 7(分枝軟條)。體呈淺黃褐色,背部微黃綠色,腹部白,成魚體側自眼後至尾鰭基部有一灰藍色的縱帶,有時消失或變得不明顯;各鰭呈現局部區域略帶有淺黃色的灰白色。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黃世彬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審訂:黃世彬 來源學名:Aphyocypris kikuchii 上次更新:2024-05-16

分布

主要分布於臺灣東部的花蓮、臺東及宜蘭等地。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黃世彬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審訂:黃世彬 來源學名:Aphyocypris kikuchii 上次更新:2024-05-16

尺寸

本種已知最大體長為8公分。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黃世彬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審訂:黃世彬 來源學名:Aphyocypris kikuchii 上次更新:2024-05-16

棲地

主要棲息於緩流的河渠或池沼中,尤其是水生植物繁生之水域。
淡水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黃世彬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審訂:黃世彬 來源學名:Aphyocypris kikuchii 上次更新:2024-05-16

取食策略

性活潑,善跳躍。以掉落水面之昆蟲和藻類為食,也會捕食小型魚類。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黃世彬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審訂:黃世彬 來源學名:Aphyocypris kikuchii 上次更新:2024-05-16

生命週期

於淡水域中可完成生活史。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黃世彬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審訂:黃世彬 來源學名:Aphyocypris kikuchii 上次更新:2024-05-16

保育狀態

本魚種為不普遍魚種,不應捕捉。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黃世彬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審訂:黃世彬 來源學名:Aphyocypris kikuchii 上次更新:2024-05-16

威脅

本魚種受到的主要威脅包括棲地破壞、外來魚種的捕食與競爭。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黃世彬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審訂:黃世彬 來源學名:Aphyocypris kikuchii 上次更新:2024-05-16

效益(利用)

小型魚類。早年在東部曾被視為一種食用魚類。但以目前整體族群數量不普遍的情況下,建議不應捕捉,應予保育。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黃世彬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審訂:黃世彬 來源學名:Aphyocypris kikuchii 上次更新:2024-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