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mibarbus labeo (Pallas, 1776)

ASIZP0072629
ASIZP0072630
ASIZP0072628
ASIZP0057280
唇䱻
唇䱻
竹篙頭,䱻,真口魚,竹竿頭
Skin-carp,Steed,Amur barbel,Barbel steed
為本地種但有入侵其他區域案例
淡水
淡水
於淡水域中可完成生活史
Species 種

綜合描述

體延長,略側扁,腹部圓形。頭大而尖。吻長而突出。口下位,弧形,唇厚而發達,口部可略向前下方伸出。咽頭齒3列,齒式5.3.1-1.3.5。鰓耙數15-20。有鬚1對。體被中小型的圓鱗,有銀色光澤;側線完全而略平直。背鰭硬棘 III,分枝軟條 7-8;臀鰭 3(不分枝軟條)+6(分枝軟條);胸鰭末端不達腹鰭起點。體呈銀白色,體背側呈淡青綠色,腹部白色。幼魚的體側具有一縱列8-10個不明顯的黑斑,成魚則消失。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黃世彬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審訂:黃世彬 來源學名:Hemibarbus labeo 上次更新:2024-05-16

分布

分布於中國、越南北部、朝鮮半島、俄羅斯及臺灣。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黃世彬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審訂:黃世彬 來源學名:Hemibarbus labeo 上次更新:2024-05-16

尺寸

本種體長最大可達40公分。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黃世彬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審訂:黃世彬 來源學名:Hemibarbus labeo 上次更新:2024-05-16

棲地

喜棲息於水流略急而寬廣水域的潭區中下水層,平常大多群游在水域底層。
淡水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黃世彬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審訂:黃世彬 來源學名:Hemibarbus labeo 上次更新:2024-05-16

擴散機制(人為影響)

臺灣原本主要分布於淡水河流域,但近年來本魚種已被人為放流至包括瑪鋉溪、後龍溪、花蓮溪等原本不產的河系。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黃世彬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審訂:黃世彬 來源學名:Hemibarbus labeo 上次更新:2024-05-16

取食策略

主要以水生昆蟲、蝦或螺類為食。在大雨過後,河水暴漲且變得混濁時,較為活躍且到處覓食。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黃世彬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審訂:黃世彬 來源學名:Hemibarbus labeo 上次更新:2024-05-16

生命週期

於淡水域中可完成生活史。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黃世彬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審訂:黃世彬 來源學名:Hemibarbus labeo 上次更新:2024-05-16

效益(利用)

臺灣溪流中的中大型淡水魚,在部分分布的河域溪釣中為常見漁獲。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黃世彬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審訂:黃世彬 來源學名:Hemibarbus labeo 上次更新:2024-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