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zumia condylura Jordan & Gilbert, 1904

ASIZP0066803
ASIZP0068038
ASIZP0064104
ASIZP0066831
獅鼻奈氏鱈
獅鼻奈氏鱈
鱈魚
Pugnose grenadier,Japanese pugnose grenadier
深海 砂泥底
海水
Species 種

綜合描述

體型延長,側扁。頭部中小。眼大,眼眶下骨有一排明顯之特化強棘鱗。吻短圓錐形,吻端有三個凸起的小節結,吻部腹面裸露無鱗,其上佈滿凸出的小孔。口小,下位;齒呈錐狀,多列排成齒帶,上頜齒外列擴大。頤部有一短鬚。第一背鰭之硬棘有鋸齒。體被櫛鱗,棘弱,鱗片有網狀結構。發光器圓形短小,分為前後兩部份,前端為一黑色圓形小窩在兩腹鰭基底之間,後端為一黑色裸出區域包圍著肛門與泌尿生殖孔,此黑色區域稱為「圍肛板」(periproct) 。體呈淡棕色。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Nezumia condylura 上次更新:2014-01-16

分布

分布於西北太平洋區,由日本南部、中國東海至臺灣東北部及南部海域。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Nezumia condylura 上次更新:2014-01-16

尺寸

體長:21:cm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Nezumia condylura 上次更新:2014-01-16

棲地

棲息於200-720公尺深泥砂底質、水溫5-7℃的水域。深海底棲性魚類,以小型之多毛類、甲殼類及明蝦為主食,數量不多。
深海砂泥底

200~720 公尺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Nezumia condylura 上次更新:2014-01-16

效益(利用)

一般以底拖網捕獲,不具食用價值,通常做為下雜魚用。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Nezumia condylura 上次更新:2014-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