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xocampus belcheri (Kaup, 1856)

ASIZP0055355
Phoxocampus belcheri@Jheng0835
黑錐海龍
黑錐海龍
黑海龍,海龍
Rock pipefish
觀賞魚類
礁區 近海沿岸
海水
Species 種

綜合描述

體特別的延長和纖細,無鱗,由一系列的骨環所組成;軀幹部的上側稜與尾部上側稜相連接,下側稜則與尾部下側稜相接,中側稜平直不彎曲而終止於第3-5尾環附近,不與尾部下側稜相連。吻短於後頭部;吻部背中稜完全。主鰓蓋具一完全的中縱稜。尾環具縱棘。骨環 16-17 + 29-32;背鰭位於軀幹部,鰭條數 20-24;胸鰭鰭條數 11-13;尾鰭鰭條數10。體一致為褐色,體環間各有一不太明顯之黑色橫紋。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Phoxocampus belcheri 上次更新:2012-03-09

分布

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西起紅海及東非,東至斐濟島及東加,北至日本。臺灣發現於南部。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Phoxocampus belcheri 上次更新:2012-03-09

尺寸

體長:7.2:cm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Phoxocampus belcheri 上次更新:2012-03-09

棲地

主要棲息於潮池與岩礁或珊瑚礁區。
礁區近海沿岸

0~25 公尺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Phoxocampus belcheri 上次更新:2012-03-09

效益(利用)

小型魚類,偶為潛水捕獲,除學術研究及水族觀賞外,不具食用價值。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Phoxocampus belcheri 上次更新:2012-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