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anthurus japonicus (Schmidt, 1931)

日本刺尾鯛
日本刺尾魚
花倒吊,倒吊(臺東)
Powder black surgeon,Japan surgeonfish
觀賞魚類
礁區 近海沿岸 潟湖 礁沙混合區
海水
Species 種
Actinopterygii » Neopterygii » Perciformes » Acanthuroidei » Acanthuridae » Acanthurus
Acanthurus
Actinopterygii
Neopterygii
Perciformes
Acanthuroidei
Acanthuridae
Acanthurus

綜合描述

體呈橢圓形而側扁。頭小,頭背部輪廓不特別凸出。口小,端位,上下頜各具一列扁平齒,齒固定不可動,齒緣具缺刻。背鰭及臀鰭硬棘尖銳,分別具XI棘及III棘,各鰭條皆不延長;胸鰭近三角形;尾鰭近截形或內凹。體色一致為黑褐色,但越往後部體色略偏黃;眼睛下緣具一白色寬斜帶,向下斜走至上頜;下頜另具半月形白環斑。背鰭及臀鰭為黑色,基底各具1條鮮黃色帶紋,向後漸寬;背鰭軟條部另具1條寬鮮橘色紋;奇鰭皆具藍色緣;尾鰭淡灰白色,前端具白色寬橫帶,後接黃色窄橫帶,上下葉緣為淡藍色;胸鰭基部黃色,餘為灰黑色;尾柄為黃褐色,棘溝緣為鮮黃色,而尾柄棘亦為鮮黃色。以前所記載之黑刺尾鯛(Acanthurus nigricans)幼魚實為本種之誤鑑。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Acanthurus japonicus 上次更新:2010-10-07

分布

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由印尼的蘇門達臘、菲律賓、臺灣至日本的琉球群島等水域。臺灣南部、東部及離島之綠島、蘭嶼等海域有產。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Acanthurus japonicus 上次更新:2010-10-07

尺寸

體長:21:cm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Acanthurus japonicus 上次更新:2010-10-07

棲地

主要棲息於清澈而面海的潟湖及礁區,棲息深度一般在15公尺以下,幼魚則活動於水表層至水深3公尺處。以藻類為食。
礁區近海沿岸潟湖礁沙混合區

5~15 公尺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Acanthurus japonicus 上次更新:2010-10-07

效益(利用)

一般以流刺網、延繩釣或潛水鏢魚法等捕獲。體色迷人,以作為觀賞用魚為主。尾柄上骨質盾板非常銳利,易傷人,處理時需小心。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Acanthurus japonicus 上次更新:2010-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