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eekeria mitsukurii Jordan & Evermann, 1902

ASIZP0059400
ASIZP0066625
ASIZP0066407
ASIZP0075166
箕作布氏筋魚
箕作布氏筋魚
臺灣槍標魚,沙鰍
Sand lance
食用魚類
砂泥底 近海沿岸
海水
Species 種

綜合描述

體極延長,稍側扁。口大,下頜突出,末端延伸至眼前緣下方;上下頜具絨毛狀細齒,前端齒較弱。鰓裂甚寬;鰓膜與喉峽部游離;鰓耙細長,約24-31;擬鰓大形。體被小圓鱗;側線高位,離背鰭基僅2鱗片距離,至尾柄陡降至尾鰭基中央。背椎骨數 28-30 + 22-25 = 52-55。背鰭單一,起點在胸鰭基上方,基底甚長但無硬棘,具軟條40-43,背鰭基部另具一淺溝;臀鰭短,基底長約為背鰭基底長的1/3,具軟條14-17;胸鰭短而尖;腹鰭極小,位於胸鰭基稍前,具I棘,3軟條;尾鰭小,淺分叉。體淡黃綠色;各鰭色暗。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Bleekeria mitsukurii 上次更新:2006-06-03

分布

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由日本中部到南中國海,以及西印度洋、印尼、澳洲西北部及赤斯特菲群島等。臺灣產於西南部及澎湖等。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Bleekeria mitsukurii 上次更新:2006-06-03

尺寸

體長:16:cm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Bleekeria mitsukurii 上次更新:2006-06-03

棲地

主要棲息於沙質底質的淺水域內。通常會形成魚群,當危險時會潛進沙中躲藏。
砂泥底近海沿岸

1~20 公尺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Bleekeria mitsukurii 上次更新:2006-06-03

效益(利用)

肉質細緻之小型魚,唯量不大,無經濟價值性,僅作學術研究。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Bleekeria mitsukurii 上次更新:2006-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