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sticon trimaculatus (Cuvier, 1828)

ASIZP0072448
ASIZP0063592
ASIZP0072449
Pristicon trimaculatus@fishdb-media-13067
三斑鋸鰓天竺鯛
三斑鋸鰓天竺鯛
大面側仔,大目側仔,大目丁(澎湖)
Threespot cardinalfish,Three-spot cardinalfish
食用魚類
礁區 近海沿岸
海水
Species 種

綜合描述

體長圓而側扁。頭大。吻長。眼大。前鰓蓋後緣呈鋸齒(有別於其它相近天竺鯛屬的前鰓蓋後緣沒有鋸齒,鋸天竺鯛屬(Pristiapogon)除外;鋸天竺鯛屬第一背鰭硬棘7根,本屬僅6根,可藉此區別),主上頜骨達眼睛中心下方;尾鰭呈叉狀。D. VI-I,9;A. II,8;P. 14;GR. (3-4),11-12+1+3,(2);HL. 2.58-2.59;BD. 2.81 -2.96in SL;SnL. 4.00-4.50;ED. 2.49-2.65 in HL。浸泡福馬林體色紅棕;體側有兩條暗棕色橫帶:第一條自第一背鰭前部到腹部,而第二條自第二背鰭基底末端到臀鰭末端,此外在第二背鰭起點處另有一短橫斑;尾柄中央有一小眼點。每一背鰭有暗棕色帶;腹鰭透明;尾鰭暗。本種和垂帶天竺鯛(A. cathetogramma)之區別在於後者第二橫帶源自第二背鰭起端,且第一背鰭硬棘VII。Apogon trimaculatus同種異名。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Pristicon trimaculatus 上次更新:2013-08-28

分布

分布於西太平洋區,由琉球群島、臺灣至大堡礁海域,東至馬歇爾群島。臺灣東部及澎湖海域有分布。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Pristicon trimaculatus 上次更新:2013-08-28

尺寸

體長:14.16:cm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Pristicon trimaculatus 上次更新:2013-08-28

棲地

主要棲息於近岸之珊瑚礁區。以浮游動物或其它底棲無脊椎動物為食。
礁區近海沿岸

1~34 公尺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Pristicon trimaculatus 上次更新:2013-08-28

效益(利用)

無任何經濟價值。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Pristicon trimaculatus 上次更新:2013-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