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eniamia buruensis (Bleeker, 1856)

Taeniamia buruensis@Jheng1187
橫帶天竺鯛
橫帶長鰭天竺鯛
大面側仔,大目側仔
Buru cardinalfish
食用魚類
礁區 砂泥底 近海沿岸 潟湖
海水
Species 種

綜合描述

體橢圓,高而側扁。前鰓蓋脊平滑,邊緣呈鋸齒狀。側線完全,延長到尾鰭。具鋤骨齒。臀鰭基底長;尾鰭頂端微凹。胸腔及肛門附近有發光器。D. VI-I,9;A. II,12-13;P. 10;GR. 4+1+15;Pred.S. 6;Ll. 23;HL. 2.54;BD. 2.65 in SL;ED. 3.52;SnL. 4.45 in HL。體略帶棕黃色,體側有三條窄縱帶:第一條延背鰭基底;第二條較窄,由吻部上表面,到背鰭最後一條軟條基底;第三條帶較寬,由吻端起,到尾鰭基底,以似眼瞳孔般大小的黑斑結束。各鰭略白,前鰓蓋散布小黑點。橫帶長鰭天竺鯛Archamia buruensis為本種之同種異名。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Taeniamia buruensis 上次更新:2015-03-06

分布

分布於西中太平洋區,自印尼至巴布新幾內亞、帛琉等,北至臺灣、菲律賓。臺灣澎湖有分布。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Taeniamia buruensis 上次更新:2015-03-06

尺寸

體長:7.5:cm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Taeniamia buruensis 上次更新:2015-03-06

棲地

主要棲息於沿岸淺礁或紅樹林沼澤區,生活區域涵蓋硬質及軟質海域。群居性,以浮游動物或其它底棲無脊椎動物為食。
礁區砂泥底近海沿岸潟湖

0~6 公尺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Taeniamia buruensis 上次更新:2015-03-06

效益(利用)

無任何經濟價值。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Taeniamia buruensis 上次更新:2015-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