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angoides orthogrammus (Jordan & Gilbert, 1882)

ASIZP0078292
ASIZP0078291
ASIZP0056704
Carangoides orthogrammus@Jheng1256
直線若鰺
直線若鰺
甘仔魚,瓜仔,直線平鰺,黑鯌(澎湖),牛港鯌(澎湖),丁香鯌(澎湖),七星鯌(澎湖)
Socorro jack,Yellow spotted trevally,Yellowspot trevally,Yellow-spotted trevally,Black-spotted jack,Island jack,Island trevally
經濟性物種 食用魚類
大洋 礁區 砂泥底 河口 近海沿岸
海水
Species 種

綜合描述

體呈橢圓形。背部輪廓略凸出腹部輪廓。吻微尖。上下頜約略等長,上頜末端延伸至眼之前緣。胸部裸露區,自胸部下方1/4處向下延伸,後緣僅及腹鰭基底之起點。側線直走部始於第二背鰭15-17鰭條下方,稜鱗僅存在於後半部。背鰭軟條數29-31;臀鰭25-26;鰓耙數(含瘤狀鰓耙)30-31。第二背鰭與臀鰭同形,前方鰭條延長如絲狀,但長度較頭長為短期。體背藍綠色,腹部銀白。鰓蓋後緣上方具一不明顯之小黑斑。體側不具橫斑,若有亦不顯著。側線上下部位具少數大形而顯著之黃點,大部份位於側線下方。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Carangoides orthogrammus 上次更新:2015-09-18

分布

分布於西印度洋至東太平洋間。臺灣產於北部、東部及南部海域。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Carangoides orthogrammus 上次更新:2015-09-18

尺寸

體長:75:cm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Carangoides orthogrammus 上次更新:2015-09-18

棲地

主要生活於大洋中群島的附近海域,棲息水深可達50公尺處,反而較少出現於淺水域,但偶而仍可發現三、兩成群游動於潟湖、海藻床水域或礁砂混合區覓食。主要以沙地之甲殼類為食。
大洋礁區砂泥底河口近海沿岸

3~160 公尺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Carangoides orthogrammus 上次更新:2015-09-18

效益(利用)

一般漁法以一支釣、底拖網、定置網捕獲。清蒸或煎食皆宜。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Carangoides orthogrammus 上次更新:2015-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