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etodon auriga Forsskål, 1775

ASIZP0054076
ASIZP0069614
Chaetodon auriga@fishdb-media-286
Chaetodon auriga@fishdb-media-999
揚旛蝴蝶魚
絲蝴蝶魚
人字蝶,白刺蝶,碟仔(臺東),白虱鬢(澎湖),金鐘(澎湖),米統仔(澎湖)
Threadfin coralfish,Threadfin butterfly,Whip butterflyfish,Threadfin butterflyfish,Threadfin,Diagonal butterflyfish,Cross-stripe butterfly
觀賞魚類
礁區 近海沿岸
半淡鹹水 海水
Species 種

綜合描述

體高而呈橢圓形;頭部上方輪廓平直,鼻區處稍內凹。吻尖,但不延長為管狀。前鼻孔具鼻瓣。前鰓蓋緣具細鋸齒;鰓蓋膜與峽部相連。兩頜齒細尖密列,上頜齒7列,下頜齒9-11列。體被大型鱗片,菱形,呈斜上排列;側線向上陡昇至背鰭第IX棘下方而下降至背鰭基底末緣下方。背鰭單一,硬棘XII-XIII,軟條24,成魚之軟條部末端延長如絲狀;臀鰭硬棘III,軟條19-20。體前部銀白至灰黃色,後部黃色;體側前上方具5長條及3短條之向後斜上暗帶,後下方則具8-9條向前方斜上之暗帶,二者彼此呈直角交會;眼帶於眼上方窄於眼徑,眼下方則寬於眼徑;背鰭和臀鰭具黑緣;尾鰭後端前具黑緣之黃色橫帶;幼魚及成魚於背鰭軟條部均具眼斑。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Chaetodon auriga 上次更新:2021-06-21

分布

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西起紅海、東非洲,東至夏威夷、馬貴斯群島(Marquesan Is.)及杜夕島(Ducie I.),北至日本南部,南至羅得豪島(Lord Howe I.)及拉帕(Rapa I.)島。臺灣各地岩礁及珊湖礁海域皆可見其蹤跡。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Chaetodon auriga 上次更新:2021-06-21

尺寸

體長:23:cm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Chaetodon auriga 上次更新:2021-06-21

棲地

棲息於碎石區、藻叢、岩礁或珊瑚礁區,單獨、成對或小群游動。主要以珊瑚蟲、多毛類、底棲甲殼類、腹足類及藻類等為食。
礁區近海沿岸

1~30 公尺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Chaetodon auriga 上次更新:2021-06-21

效益(利用)

一般以潛水方式捕捉,雖有觀賞價值,但其屬於珊瑚礁魚類,故應留在海中供潛水旅遊觀賞,不宜捕撈或食用。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Chaetodon auriga 上次更新:2021-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