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igolepis acutipennis (Valenciennes, 1837)

ASIZP0067668
ASIZP0072523
ASIZP0059970
ASIZP0072524
尖鰭寡鱗鰕虎
尖鰭寡鱗鰕虎魚
闊嘴甘仔,甘仔魚,狗甘仔
Sharptail goby,Longtail goby
數據缺乏(DD)
河口
半淡鹹水 海水
Species 種

綜合描述

背鰭VI-I , 10 ; 臀鰭 I , 11 ; 胸鰭 21 ; 縱列鱗 29 ; 橫列鱗 8 ; 背鰭前鱗 0。 體被有大型的櫛鱗,背鰭前區與頭部均裸露無鱗。第一背鰭高而延長呈絲狀,以第3鰭棘為最長。尾鰭呈茅形尾。胸鰭及腹鰭大,均約略為等長。 活體略透明呈淡棕色,體側中央具有一列約5個較大型的黑斑,在斑塊之間亦有黑斑。背側散有許多細小的黑褐色斑點。背鰭具有數列成水平向排列的小斑點。眼下方具有一斜下的黑色線紋。成熟雌魚的腹部呈亮藍色。(2019/05/02)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Oligolepis acutipennis 上次更新:2023-08-21

分布

台灣西部河口水域或沿海港灣中。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Oligolepis acutipennis 上次更新:2023-08-21

尺寸

體長:15:cm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Oligolepis acutipennis 上次更新:2023-08-21

棲地

底棲性魚種。活動於沙泥底的棲地環境裡,主要棲息在河口半淡鹹水域。雜食性,多半以有機碎屑、小魚、小蝦、無脊椎動物為食。
河口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Oligolepis acutipennis 上次更新:2023-08-21

效益(利用)

小型魚種,無重要漁業經濟價值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Oligolepis acutipennis 上次更新:2023-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