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hinogobius lanyuensis Chen, Miller & Fang, 1998

ASIZP0067109
Rhinogobius lanyuensis@fishdb-media-4408
Rhinogobius lanyuensis@fishdb-media-4405
蘭嶼吻鰕虎
蘭嶼吻鰕虎魚
Lanyu Island Rhinogoby
野生動物保育法公告之珍貴稀有野生動物
大洋 河口 淡水 近海沿岸
淡水 半淡鹹水 海水
Species 種

綜合描述

第一背鰭VI,第二背鰭I, 8,臀鰭I, 7-8,胸鰭19-21,腹鰭I,5,縱列鱗34-37,橫列鱗12-13,背鰭前鱗列12-15。 體延長,圓鈍而後方側扁,頭部大,吻部短而尖,眼間距窄。口大,唇部肥厚。體披覆著櫛鱗,胸'腹部鱗片細小。 吻部及頰部有紅褐色的斑紋,眼前有兩條斜向吻端及上顎的紅色線紋。尾鰭有許多垂直紅棕色橫紋,尾鰭基部有一個明顯的黑褐色斑紋。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黃世彬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審訂:黃世彬 來源學名:Rhinogobius lanyuensis 上次更新:2025-03-25

分布

本種主要分布於蘭嶼島的各條主要溪流中,但近來在部分臺灣東部溪流亦有零星發現紀錄。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黃世彬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審訂:黃世彬 來源學名:Rhinogobius lanyuensis 上次更新:2025-03-25

尺寸

體長一般約4~6公分,最大約9公分。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黃世彬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審訂:黃世彬 來源學名:Rhinogobius lanyuensis 上次更新:2025-03-25

棲地

本種主要棲息於溪流中下游清澈水域之中。
大洋河口淡水近海沿岸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黃世彬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審訂:黃世彬 來源學名:Rhinogobius lanyuensis 上次更新:2025-03-25

遷徙

本種為河海洄游淡水魚類。幼魚在溪流中孵化後,歷經海洋、河口水域環境後,上溯回溪流水域成長及繁殖。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黃世彬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審訂:黃世彬 來源學名:Rhinogobius lanyuensis 上次更新:2025-03-25

生命週期

為典型的河海洄游魚種,生命週期中的棲息環境涵蓋淡水溪流及海洋。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黃世彬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審訂:黃世彬 來源學名:Rhinogobius lanyuensis 上次更新:2025-03-25

繁衍

本魚種為典型的河海洄游魚種,需降海方能完成其生活史。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黃世彬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審訂:黃世彬 來源學名:Rhinogobius lanyuensis 上次更新:2025-03-25

保育狀態

本魚種為公告之珍貴稀有保育類野生動物(保育等級II),非研究並經向主管機關提出利用申請,不得任意捕捉。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黃世彬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審訂:黃世彬 來源學名:Rhinogobius lanyuensis 上次更新:2025-03-25

趨勢

根據林業及自然保育署所支持的調查蘭嶼吻鰕虎的補助計畫,利用標準化的調查採樣估算蘭嶼島上蘭嶼吻鰕虎的族群數量,112~113年的蘭嶼吻鰕虎族群估算結果顯示,牠的估計族群數量在112年春季、秋季分別為1,346.9尾、440.2尾;在113年春季、秋季分別為11,243.0尾、3,843.7尾(黃世彬,2025)。這個調查結果顯示:(1) 蘭嶼吻鰕虎的族群量在同一年度中會隨著季節而有明顯變化,其中以蘭嶼吻鰕虎幼魚上溯季節的春季為最多,秋冬季為最少;(2) 蘭嶼吻鰕虎的族群量在不同年度也有明顯變化,執行調查的兩年度中(112年、113年),蘭嶼吻鰕虎在113年的數量明顯多於112年(黃世彬,2025)。這個研究說明蘭嶼地區蘭嶼吻鰕虎的族群數量會隨著年度及季節不同,而有明顯變化(黃世彬,2025)。 研究調查也發現,113年秋季時,蘭嶼島東側溪流的蘭嶼吻鰕虎族群數量佔了當季全島族群量的99%以上,顯示蘭嶼島東側溪流棲地的保護對蘭嶼吻鰕虎極為重要(黃世彬,2025)。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黃世彬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審訂:黃世彬 來源學名:Rhinogobius lanyuensis 上次更新:2025-03-25

威脅

本魚種目前主要受到的威脅包括溪床水泥化、溪流中橫向構造物阻隔等棲地破壞,同時也受到氣候變遷的影響(黃世彬,2024;黃世彬,2025)。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黃世彬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審訂:黃世彬 來源學名:Rhinogobius lanyuensis 上次更新:2025-03-25

法規

本魚種為公告之保育類野生動物。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黃世彬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審訂:黃世彬 來源學名:Rhinogobius lanyuensis 上次更新:2025-03-25

管理

本魚種為公告之珍貴稀有保育類野生動物,受到法令保護,不得捕捉。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黃世彬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審訂:黃世彬 來源學名:Rhinogobius lanyuensis 上次更新:2025-03-25

效益(利用)

小型魚類,無漁業經濟價值。根據文獻記載及實地訪談,傳統上蘭嶼當地人並不利用蘭嶼吻鰕虎(黃世彬,2025)。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黃世彬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審訂:黃世彬 來源學名:Rhinogobius lanyuensis 上次更新:2025-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