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lichoeres trimaculatus (Quoy & Gaimard, 1834)

ASIZP0059594
Halichoeres trimaculatus@fishdb-media-9871
Halichoeres trimaculatus@fishdb-media-1926
Halichoeres trimaculatus@fishdb-media-1892
三斑海豬魚
三斑海豬魚
蠔魚,三重斑點瀨魚,青汕冷,三斑儒艮鯛,三點儒艮鯛,四齒(臺東)
Three-spot wrasse,Threespot wrasse
經濟性物種 觀賞魚類 食用魚類
礁區 砂泥底 近海沿岸 潟湖
海水
Species 種

綜合描述

體延長,側扁。吻較長,尖突。前鼻孔具短管。口小;上頜有犬齒四枚,外側兩枚向後方彎曲。前鰓蓋後緣具鋸齒;鰓蓋膜常與峽部相連。體被中大圓鱗,胸部鱗片小於體側,鰓蓋上方有一小簇鱗片;眼下方或後方無鱗。D. IX, 11;A. III,11;P. 14-15(14);L.l. 27。體色隨性別與個體而異,雌魚體淡黄色,腹面白色,頭上半部淡綠色,眼前具二條紅色的縱紋,眼下具一條紅縱紋,眼後具數條紅斑列,尾柄上側有一不顯之大眼斑;雄魚頭及體上半部淡綠色,頭部具如雌魚般的紅紋,眼後紅斑列較多,且沿鰓蓋骨緣往下延伸至喉峽部,體側各鱗具稍深色的橫紋,從胸鰭至腹部具一斜紅紋,尾柄上側有一明顯的大眼斑,胸鰭上方有另一小眼斑。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Halichoeres trimaculatus 上次更新:2014-01-16

分布

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由聖誕島到萊恩、杜夕群島,北至日本琉球與臺灣海域,南至羅得豪等。臺灣各地岩礁海域皆有分布。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Halichoeres trimaculatus 上次更新:2014-01-16

尺寸

體長:27:cm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Halichoeres trimaculatus 上次更新:2014-01-16

棲地

主要棲息於珊瑚礁平台的外緣沙地上、潟湖區風平浪靜的向海礁坡,以及食物豐盛的海藻床區。以藏身在砂地或小圓石地的無脊椎動物,如甲殼類、軟體類、多毛蟲、有孔蟲以及魚卵等為食;而且也會趁機追擊被秋姑魚攪動出的小獵物,是逃亡獵物的終結者。生性大方的它們有時甚至尾隨潛水員找尋被大蛙腳翻動過的沙泥地,撿現成的食物。具性轉變的行為,是屬於先雌後雄型的型態。
礁區砂泥底近海沿岸潟湖

1~30 公尺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Halichoeres trimaculatus 上次更新:2014-01-16

效益(利用)

中小型之隆頭魚,體色鮮豔,是適合水族觀賞的魚類,亦可食用。臺灣四周岩岸海域都可發現牠的蹤影,為常見珊瑚礁中的魚種。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Halichoeres trimaculatus 上次更新:2014-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