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logymnosus doliatus (Lacepède, 1801)

ASIZP0076134
ASIZP0071647
ASIZP0071646
ASIZP0058840
狹帶全裸鸚鯛
狹帶細鱗盔魚
鉛筆龍,軟鑽仔,清尾鸚鯛,長面細鱗鸚鯛,沙丁斑(臺東)
Ringed rainbowfish,Ringed wrasse,Pastel ringwrasse,Candycane,Candy cane wrasse,Longface wrasse
經濟性物種 觀賞魚類 食用魚類
礁區 砂泥底 近海沿岸
海水
Species 種

綜合描述

體細長;口中型;上下頜具一列齒,前方具4犬齒,無後犬齒。鱗片小,頭部除頸背外,餘無鱗;側線在背鰭後部下方陡向下斜。D. IX, 12;A. III, 12;P. 13;L.l. 97-112;G.R. 18-22;背鰭連續,幼、雌魚尾鰭稍圓,雄魚雙凹型。幼魚體呈白色,具 3條橙紅紋;雌魚體呈綠、藍或粉紅色,體側 20-23個橙褐色短垂直帶,鰓蓋膜具一藍黑斑;雄魚體呈淡藍綠色至淡紅色,頭部藍色至藍綠色而具規則之粉紅色至橙色紋,體側具淡紫藍色的垂直帶,自背鰭緣經胸鰭至下腹部有一深藍或青紫緣的淡色帶,尾柄具2-3條縱帶。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Hologymnosus doliatus 上次更新:2006-11-15

分布

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由南非及東非到薩摩亞及萊恩群島,北至日本琉球與臺灣海域,南至大堡礁等。臺灣各地海域皆有分布。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Hologymnosus doliatus 上次更新:2006-11-15

尺寸

體長:50:cm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Hologymnosus doliatus 上次更新:2006-11-15

棲地

主要棲息於珊瑚礁區向海面及礁砂混合區,深度可達30公尺。幼魚喜愛三五成群的在礁區的碎石地或沙溝上活動;成魚則精力旺盛的在礁區四處游動,雄成魚獨居且具領域性。它們有著凸出銳利的犬齒,主食為較小的魚種和小蝦子,有時也吃多毛類及海星。
礁區砂泥底近海沿岸

4~35 公尺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Hologymnosus doliatus 上次更新:2006-11-15

效益(利用)

中大型之隆頭魚,體色鮮豔,是適合水族觀賞的魚類,亦可食用。臺灣四周岩岸海域都可發現牠的蹤影,為常見珊瑚礁中的魚種。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Hologymnosus doliatus 上次更新:2006-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