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alassoma quinquevittatum (Lay & Bennett, 1839)

ASIZP0071665
ASIZP0065389
Thalassoma quinquevittatum@Jheng1841
Thalassoma quinquevittatum@fishdb-media-8598
五帶錦魚
縱紋錦魚
四齒,礫仔,紅線龍,貓仔魚,青貢冷,青貓公,青打結,五帶葉鯛,丁斑(臺東)
Red-banded wrasse,Redribbon wrasse,Fivestripe wrasse,Five-stripe surge wrasse,Five striped surge wrasse,Red-ribbon wrasse,Parrotfish
經濟性物種 觀賞魚類 食用魚類
礁區 近海沿岸 潟湖
海水
Species 種

綜合描述

體稍長且側扁。吻部短;上下頜具一列尖齒,前方各具 2犬齒,無後犬齒。頭部無鱗,僅鰓蓋上部有少許鱗片;頸部裸出。D. VIII, 12-14;A. III, 10-13;G.R. 23-24;尾鰭截形或尾葉稍延長,成熟雄魚深凹形。體上半 2/3具藍綠與粉紅交互的縱紋;背鰭基部藍綠色;胸與胸鰭基部前的腹部具 2條藍綠色帶;頭部具 4條幅射狀藍綠色帶,頰部具一半圓形藍綠色環;背鰭第I、II棘膜具一黑斑;尾鰭無鱗,為黃橙色;尾葉具藍綠色帶。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Thalassoma quinquevittatum 上次更新:2006-11-15

分布

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由紅海、東非到夏威夷、馬貴斯及土木土群島,北至日本、臺灣海域,南至澳洲等。臺灣各地岩礁海域皆有分布。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Thalassoma quinquevittatum 上次更新:2006-11-15

尺寸

體長:17:cm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Thalassoma quinquevittatum 上次更新:2006-11-15

棲地

主要棲息於潮間帶到深達0-40公尺的珊瑚礁海域。常見在淺水的向海礁區自由自在的遨遊或合群的與其他種類隆頭魚親戚混游。主食為底棲性、甲殼類如小蟹、小蝦,偶爾吃些小魚、腹足類及海膽等。
礁區近海沿岸潟湖

0~40 公尺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Thalassoma quinquevittatum 上次更新:2006-11-15

效益(利用)

中小型之隆頭魚,體色鮮豔,是適合水族觀賞的魚類,可食用,但個體小,較無食用價值。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Thalassoma quinquevittatum 上次更新:2006-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