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lloidichthys pfluegeri (Steindachner, 1900)

Mulloidichthys pfluegeri@Jheng1483
紅背擬鬚鯛
紅背擬羊魚
秋姑,鬚哥,秋哥(澎湖)
Rosy goatfish,Orange goatfish,Pfluger's goatfish,Red weke
經濟性物種 觀賞魚類 食用魚類
礁區 砂泥底 近海沿岸
海水
Species 種

綜合描述

體延長而稍側扁,呈長紡錘形。吻鈍尖,口小;上頜後部圓,不達眼前緣下方;頦鬚達前鰓蓋後緣垂線;上下頜齒絨毛狀,鋤骨與腭骨無齒。具1扁平鰓蓋棘。鱗片小,頭與體被櫛鱗,腹鰭基部具一腋鱗,眼前及吻端無鱗;側線完整,側線鱗之側線管分支;側線鱗數36-41。背鰭兩個,完全分離;臀鰭與第二背鰭相對;尾鰭深叉型。體一致為橘紅色,腹面則為淡橘紅色或白色;體側無黃色縱帶。腹膜為透明至銀白色。各鰭與頦鬚亦皆為橘紅色。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Mulloidichthys pfluegeri 上次更新:2006-06-03

分布

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 但為點的分布,包括夏威夷、社會群島、東加、馬貴斯群島、馬歇爾群島、馬里安納群島、臺灣、琉球群島、印尼、摩里西斯及法屬留尼旺等。臺灣南部海域有分布。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Mulloidichthys pfluegeri 上次更新:2006-06-03

尺寸

體長:40:cm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Mulloidichthys pfluegeri 上次更新:2006-06-03

棲地

群棲性魚類,少數會單獨活動,從30到110公尺深的島嶼礁區,通常在砂質地或軟泥地,以其頤鬚探索泥地中潛藏的甲殼類、軟體動物及多毛類等,再挖掘覓食。
礁區砂泥底近海沿岸

30~100 公尺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Mulloidichthys pfluegeri 上次更新:2006-06-03

效益(利用)

一般利用延繩釣、底拖網或流刺網捕獲。為中型之食用魚,適宜煎食或紅燒。特殊之覓食行為,故常被水族館做展示用。為臺灣較不常見之魚種。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Mulloidichthys pfluegeri 上次更新:2006-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