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acanthus fitchi Starnes, 1988

ASIZP0066248
深水大眼鯛
深水大眼鯛
紅目鰱,嚴公仔
Fitch's bullseye
食用魚類
深海 礁區 砂泥底 近海沿岸
海水
Species 種
Actinopterygii » Neopterygii » Perciformes » Percoidei » Priacanthidae » Priacanthus
Priacanthus
Actinopterygii
Neopterygii
Perciformes
Percoidei
Priacanthidae
Priacanthus

綜合描述

體略高,側扁,呈長卵圓形;體最高處位於背鰭起點附近。眼特大,瞳孔大半位於體中線下方。吻短。口裂大,近乎垂直;下頜突出,頜骨、鋤骨和腭骨均具齒。前鰓骨後緣及下緣具鋸齒並具有一枚後向之長強棘。頭及體部皆被有粗糙堅實不易脫落之櫛鱗;側線完全,側線鱗孔數70。背鰭單一,不具深缺,具硬棘X棘,軟條13;臀鰭與背鰭幾相對,具硬棘III,軟條14;背鰭及臀鰭後端圓形;胸鰭短小;腹鰭中長,短於頭長;尾鰭截形。體一致呈鮮紅色,有時腹部呈銀白色;各鰭皆不具暗點;背、臀鰭軟條部後半部乳白色。本種常被誤鑑為大眼鯛(Priacanthus macracanthus)。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Priacanthus fitchi 上次更新:2006-06-03

分布

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由日本南部至澳洲西北部海域。臺灣產於北部及東北部海域。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Priacanthus fitchi 上次更新:2006-06-03

尺寸

體長:18.5:cm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Priacanthus fitchi 上次更新:2006-06-03

棲地

主要棲息於大陸棚緣150-400公尺深的水域。肉食性,主要以甲殼類及小魚等為主食。
深海礁區砂泥底近海沿岸

150~400 公尺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Priacanthus fitchi 上次更新:2006-06-03

效益(利用)

一般利用底拖網、延繩釣等漁法捕獲。較稀少之種。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Priacanthus fitchi 上次更新:2006-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