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mpus chinensis (Euphrasen, 1788)

ASIZP0079203
ASIZP0075324
ASIZP0059767
Pampus chinensis@Jheng2374
中國鯧
中國鯧
白鯧
Chinese silver pomfret,Chinese pomfret
經濟性物種 食用魚類
砂泥底 河口 近海沿岸
半淡鹹水 海水
Species 種

綜合描述

體側扁,體呈近橢圓形,背、腹緣弧形隆起。頭較小,側扁而高。吻短而圓鈍。口小,斜裂;上頜略突出;上下頜有一列細齒,鋤骨、腭骨及舌上則無細齒。前鰓蓋骨邊緣不游離,主鰓蓋骨具柔軟扁棘。鰓耙細弱,排列稀疏;鰓裂較小,鰓膜與喉峽部相連。體被細小圓,且易剝離;側線完全,頭部後方之側線管在側線上方區後緣呈圓形,側線下方區向後延伸至胸鰭2/3處之上方。背鰭及臀鰭前方軟條不特別延長,略呈截狀;背鰭具V-VI硬棘,41-46軟條;臀鰭具III硬棘,40-41軟條;無腹鰭。背部呈淡墨青色,腹面呈銀白色,各鰭灰褐色。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Pampus chinensis 上次更新:2020-05-02

分布

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西起波斯灣,東至印尼,北至日本。臺灣主要分布於西部及北部海域。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Pampus chinensis 上次更新:2020-05-02

尺寸

體長:40:cm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Pampus chinensis 上次更新:2020-05-02

棲地

主要棲息於沿岸砂泥底水域,獨游或成小群優游。以水母、浮游動物或底棲小動物等為食。偶可發現於河口區域。
砂泥底河口近海沿岸

10~100 公尺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Pampus chinensis 上次更新:2020-05-02

效益(利用)

較少見的食用魚,肉細且多脂肪,適宜蒸、煎、烤及炸等。流刺網、拖網、圍網等均可捕獲。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Pampus chinensis 上次更新:2020-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