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nclus cornutus (Linnaeus, 1758)

ASIZP0056476
ASIZP0071638
ASIZP0078456
ASIZP0060987
角蝶魚
角鐮魚
角蝶,'角蝶仔(臺東),孝包鬚(澎湖),下包鬚(澎湖),吉哥
Moonish idol,Moorishidol,Moorish idol,Morishidol
觀賞魚類 食用魚類
礁區 近海沿岸 潟湖 礁沙混合區
海水
Species 種

綜合描述

體極側扁而高。口小;齒細長呈刷毛狀,多為厚唇所蓋住。吻突出。成魚眼前具一短棘。尾柄無棘。背鰭硬棘延長如絲狀。身體呈白至黃色;頭部在眼前緣至胸鰭基部後具極寬的黑橫帶區;體後端另具1個黑橫帶區,區後具1條細白橫帶;吻上方具1個三角形且鑲黑斑的黃斑;吻背部黑色;眼上方具兩條白紋;胸鰭基部下方具1個環狀白紋。腹鰭及尾鰭黑色,具白色緣。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Zanclus cornutus 上次更新:2015-10-20

分布

廣泛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及東太平洋區,自非洲東部到墨西哥,北至日本南部及夏威夷群島,南到羅得豪及拉帕島;包括密克羅尼西亞。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Zanclus cornutus 上次更新:2015-10-20

尺寸

體長:23:cm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Zanclus cornutus 上次更新:2015-10-20

棲地

主要棲息於潟湖、礁台、清澈的珊瑚或岩礁區,棲息深度在3-182公尺。經常被發現成小群優游於礁區。主要以小型帶殼的動物為食。
礁區近海沿岸潟湖礁沙混合區

1~180 公尺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Zanclus cornutus 上次更新:2015-10-20

效益(利用)

水族館展示之重要魚種,據報載在水族箱內有存活十年之記錄。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Zanclus cornutus 上次更新:2015-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