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ous trachycephalus (Bleeker, 1854)

ASIZP0054779
Minous trachycephalus@Jheng0915
粗首虎鮋
粗頭虎鮋
鬼虎魚,貓魚,魚虎,虎魚,石狗公,石頭魚
Striped stingfish
有毒物種
砂泥底 近海沿岸
海水
Species 種

綜合描述

體長橢圓形,側扁。頭大,頭高與頭寬幾等長。眼後頂骨部有一橫行凹溝;額骨、頂骨及翼耳骨上有多數小瘤狀突起。眼眶上部有2-4條細長之皮瓣。眶前骨有兩等長之棘。口中大,斜裂,下頜稍突出;腭骨無齒。無鰾。背鰭硬棘較粗壯,具X-XI,背鰭第I棘短於第II棘,該二棘之基部幾乎相連,各棘間之鰭膜缺刻,前半部較深,後半部較淺,軟條8-9;臀鰭硬棘II,軟條7-9;腹鰭I, 5;胸鰭最下方有一游離但不分枝之軟條。體色多變化,體背側灰褐色,腹面白色至淡紅色。背鰭前部外緣黑色;胸鰭大部分黑色,基部灰白色;臀鰭外緣黑色,基部淡紅色;尾鰭有暗色小點。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Minous trachycephalus 上次更新:2012-03-09

分布

分布於西太平洋海域,由臺灣到新加勒多尼亞與澳洲西北部。臺灣除東部外皆有分布。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Minous trachycephalus 上次更新:2012-03-09

尺寸

體長:12:cm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Minous trachycephalus 上次更新:2012-03-09

棲地

棲息於近沿海沙泥地或水淺且有遮蔽棲息地的海草床,可以利用胸鰭的游離鰭在海底爬行。具偽裝能力,時常埋藏身體而不容易被發現,藉以守株待兔般快速捕捉過往之小魚與甲殼動物為食。背鰭鰭棘下具毒腺,是海中危險生物。
砂泥底近海沿岸

11~46 公尺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Minous trachycephalus 上次更新:2012-03-09

效益(利用)

小型魚類,除學術研究外,不具經濟價值。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Minous trachycephalus 上次更新:2012-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