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alicus amiscus (Jordan & Starks, 1904)

ASIZP0061619
ASIZP0062533
ASIZP0067009
ASIZP0057216
鬚叉吻魴鮄
鬚叉吻魴鮄
鬚紅魴鮄,鬚平面黃魴鮄,雞角,角仔魚
Gurnard,Searobin
食用魚類
深海 砂泥底 近海沿岸
海水
Species 種

綜合描述

體延長,稍側扁;頭部扁平,邊緣近平直,由上往下看近三角形。吻突較眼徑為短,呈正三角形。上下兩頜皆無齒。下頜具5對觸鬚,最長的一對延伸至眼睛的前緣。前額中央部位具三個小棘;眶後骨棘尖銳且堅硬;前鰓蓋棘銳利且堅硬,較鰓蓋棘為長;鰓蓋棘有一對,一個較小,另一個較大。肛門前方有二對腹板。體被骨板狀鱗,側線鱗數35-37。背鰭連續,硬棘部與軟條部間有一凹刻,具硬棘VII,軟條20-22;臀鰭軟條21-22;胸鰭基窄,後緣寬,下方有2個游離鰭條。體為淡褐色,背鰭邊緣為暗灰色。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Scalicus amiscus 上次更新:2014-05-28

分布

分布於西北太平洋區,包括臺灣、日本、東海。臺灣分布於東北部、南部、西南部及小琉球海域等。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Scalicus amiscus 上次更新:2014-05-28

尺寸

體長:28:cm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Scalicus amiscus 上次更新:2014-05-28

棲地

主要棲息於砂泥底水域。
深海砂泥底近海沿岸

190~760 公尺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Scalicus amiscus 上次更新:2014-05-28

效益(利用)

一般以拖網漁船捕獲較多,因身上附骨板,適合煮湯,多與豆醬同煮;或充作下雜魚、魚粉等用途。全年均可捕獲。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Scalicus amiscus 上次更新:2014-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