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obdella sinensis (Bleeker, 1870)

ASIZP0053850
Sinobdella sinensis@Jheng0852
中華棘鰍
中華刺鰍
中華刺鰍,豬母鋸,帶刀魚
Spiny eel,Lesser spiny eel
絕滅種
淡水
淡水
於淡水域中可完成生活史
Species 種

綜合描述

身體略側扁,極延長似鰻魚狀。頭小而往吻端略呈尖三角狀。吻稍長,口中大,末端可達眼睛直前,上唇延長而略往下垂。背鰭前部之硬棘部起於胸鰭後緣直上方,各棘均短而分離。背鰭、臀鰭與尾鰭完全相連而不可分;無腹鰭,胸鰭略小。身體被有極細小之鱗片;體側約有40個寬而略相連的寬橫帶,橫帶中央部為較深褐色之橫紋,橫帶與橫帶之間為淡白色之極窄間隔。體背部和背鰭軟條基部為略規則之六角龜紋,背鰭軟條部上半部和尾鰭均滿佈白色圓形斑。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Sinobdella sinensis 上次更新:2024-05-16

分布

分布於台灣與中國南部地區,臺灣原發現於西部各地溪流下游水域。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Sinobdella sinensis 上次更新:2024-05-16

尺寸

體長:38:cm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Sinobdella sinensis 上次更新:2024-05-16

棲地

本種早年在台灣西部各地溪流下游有多筆採集記錄,但是台灣近數十年來已無採獲記錄,可能已絕跡。
淡水

0~5 公尺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Sinobdella sinensis 上次更新:2024-05-16

生命週期

於淡水域中可完成生活史。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Sinobdella sinensis 上次更新:2024-05-16

效益(利用)

中小型魚類,除學術研究外,不具經濟價值。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Sinobdella sinensis 上次更新:2024-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