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phanolepis cirrhifer (Temminck & Schlegel, 1850)

ASIZP0058475
ASIZP0071960
ASIZP0061740
ASIZP0061829
絲背冠鱗單棘魨
絲背細鱗魨
鹿角魚,沙猛魚,曳絲單棘魨,剝皮竹(臺東),狄婆(澎湖),黑狄(澎湖)
Thread-sail filefish
經濟性物種 食用魚類
礁區 砂泥底 近海沿岸
海水
Species 種

綜合描述

體高而呈菱形;頭高大於頭長。吻上緣線稍凹。口端位。鰓孔位於眼後半部或後緣下方,與體中線呈58至68度夾角。體鱗粗糙,每一鱗片只具一中央強棘,此棘有一粗柄,棘頂大量分叉,伸出許多小枝,成一冠叢狀,尾柄鱗片小棘延長成細剛毛。第I背鰭棘位在眼後緣的上方,背棘中庸,棘後緣有小棘;雄魚背鰭第一鰭條延長成絲狀;腹鰭膜小,向後延長稍越過恥骨末端特化鱗;特化鱗三對,短,粗壯,可活動,第一對與第三對約等長。體灰或灰綠色,具許多水平細黑紋,夾雜許多小黑點。背鰭,臀鰭灰褐色,尾鰭色較深,具二條弧形紋。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Stephanolepis cirrhifer 上次更新:2006-06-03

分布

分布於西太平洋區,由日本至東中國海及臺灣。臺灣除小琉球、綠島及蘭嶼外均有分布。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Stephanolepis cirrhifer 上次更新:2006-06-03

尺寸

體長:20:cm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Stephanolepis cirrhifer 上次更新:2006-06-03

棲地

近海底層魚類,喜聚集生活。肉食性魚類,主要以小型甲殼類、貝類及海膽等為食。
礁區砂泥底近海沿岸

10~100 公尺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Stephanolepis cirrhifer 上次更新:2006-06-03

效益(利用)

中小型魚類,通常以底拖或一支釣捕獲,肉質佳,適宜煮湯食之。日本已有人工養殖,經濟價值高。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Stephanolepis cirrhifer 上次更新:2006-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