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amnaconus modestus (Günther, 1877)

ASIZP0059233
ASIZP0060057
短角單棘魨
馬面魨
黑達仔,剝皮魚,馬面單棘魨
Leatherjacket
經濟性物種 食用魚類
礁區 砂泥底 近海沿岸
海水
Species 種
Actinopterygii » Neopterygii » Tetraodontiformes » Balistoidei » Monacanthidae » Thamnaconus
Thamnaconus
Actinopterygii
Neopterygii
Tetraodontiformes
Balistoidei
Monacanthidae
Thamnaconus

綜合描述

體延長,側扁,呈長橢圓形。體長為體高之2.7-3.4倍;第二背鰭起點至臀鰭起點的距離之2.9-3.8倍。口小,端位。鰓裂位於眼後半部下方,且幾乎全在口裂線之下。體鱗小,菱形,其上散佈約十多根小細棘;恥骨末端具兩對不可活動之特化鱗,收縮時不達肛門;腹鰭膜不發達。 第I背鰭棘較細,位於眼後半部上方;背鰭與臀鰭前鰭條遠長於後鰭條,最長背鰭鰭條約為體長之0.15倍。體淡青灰色,體側有些褐色斑塊。背棘鰭膜黃色,各鰭鰭條均為藍綠色;胸鰭、尾鰭鰭膜白色。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Thamnaconus modestus 上次更新:2015-09-25

分布

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由非洲東岸至南中國海、東中國海及日本。臺灣東部、西部、北部、東北部及澎湖海域均有分布。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Thamnaconus modestus 上次更新:2015-09-25

尺寸

體長:36:cm TL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Thamnaconus modestus 上次更新:2015-09-25

棲地

成魚屬於中底層性魚類,常大量成群出現,而6公分以下的幼魚則大多在靠近海底處活動。屬雜食性魚類,以底棲動物及藻類為食。
礁區砂泥底近海沿岸

10~120 公尺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Thamnaconus modestus 上次更新:2015-09-25

效益(利用)

為味美的食用魚,刺少,處理容易。是臺灣人工魚礁投放處,經常聚集之經濟性魚種,尤以北部海域較多。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Thamnaconus modestus 上次更新:2015-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