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igonia rubescens (Günther, 1860)

ASIZP0064554
ASIZP0068159
Antigonia rubescens@Jheng0811
紅菱鯛
紅菱鯛
菱鯛,紅皮刀
Boarfish,Indo-Pacific boarfish
大洋 深海 砂泥底 近海沿岸
海水
Species 種

綜合描述

體呈菱形,體側極度側扁;體高遠超過頭長兩倍以上;體背高呈角形,體腹形同體側;頭背無明顯凹陷。吻略長。口小而幾水平;上頜可伸縮;上下頜具小齒帶;鋤骨和腭骨則無齒。第一鰓弓上之鰓耙 17-19. 背鰭單一,具VIII-IX硬棘及26-28分枝軟條;臀鰭具III硬棘及25-27分枝軟條;尾鰭截形而微凹;胸鰭軟條13-14;腹鰭I硬棘5分枝軟條。鱗小,圓形或略卵圓形,具小櫛棘。脊椎骨數10+12。體一致呈淡橘紅色。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Antigonia rubescens 上次更新:2006-06-03

分布

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由日本至澳洲海域。臺灣分布於東北部及西南部等海域。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Antigonia rubescens 上次更新:2006-06-03

尺寸

體長:22:cm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Antigonia rubescens 上次更新:2006-06-03

棲地

成魚主要棲息於182-345公尺深之海域;稚魚為大洋性。主要以軟體動物及甲榖類為食。
大洋深海砂泥底近海沿岸

182~345 公尺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Antigonia rubescens 上次更新:2006-06-03

效益(利用)

中小型魚類,常為底拖網捕獲,除學術研究外,一般皆以下雜魚處理,不具食用價值。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Antigonia rubescens 上次更新:2006-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