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魚知識+
魚類名錄
公告事項
關於本站
首頁
>
Zeus faber
Linnaeus, 1758
Zeus faber
Linnaeus, 1758
中文名
日本的鯛
中國大陸俗名
遠東海魴
其他俗名
豆的鯛,馬頭鯛,海魴,鏡鯧,多利魚
英文俗名
St. Peter's fish,Doree,Atlantic John dory,Dory,John dory,Gallocristo,Girti
其他屬性
經濟性物種
食用魚類
棲息環境
砂泥底
近海沿岸
棲息水域
海水
分類資訊
Species 種
分類階層
條鰭魚綱 Actinopterygii
»
新鰭魚亞綱 Neopterygii
»
的鯛目 Zeiformes
»
的鯛亞目 Zeioidei
»
的鯛科 Zeidae
»
的鯛屬 Zeus
的鯛屬 Zeus
條鰭魚綱 Actinopterygii
新鰭魚亞綱 Neopterygii
的鯛目 Zeiformes
的鯛亞目 Zeioidei
的鯛科 Zeidae
的鯛屬 Zeus
相關連結
FishBase
、
TaiBOL[生命條碼]
、
TaiBOL[遺傳物質]
、
WoRMS
、
iNaturalist
ASIZP0065984
作者: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CC BY-NC 4.0 International
ASIZP0065978
作者: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CC BY-NC 4.0 International
ASIZP0065973
作者: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CC BY-NC 4.0 International
ASIZP0059987
作者: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CC BY-NC 4.0 International
資訊總覽
多媒體
標本
出現紀錄
子分類階層
綜合描述
體高而側扁,橢圓形,頭背呈微外凸緣線,腹緣圓弧形。眼上側位。口大,口裂幾垂直,上頜可伸縮。上下頜齒小,腭骨則無齒。鰓耙退化呈瘤狀。體被細鱗,側線則完全,呈一管狀線。背鰭基部具9-12個骨板;臀鰭基部亦有5-8個;腹部則為具棘之鱗片。背鰭單一,硬棘部及軟條部間具一深刻,硬棘IX-XI,細長如絲,棘間具膜,軟條則具22-24;臀鰭硬棘IV,不延長如絲,軟條20-23;胸鰭短;腹鰭延長,後端達臀鰭起點之後;尾鰭截平。體銀灰色;體側中央具一約與眼徑等大的白緣藍黑色圓斑。
|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
來源學名:Zeus faber
|
上次更新:2016-01-21
分布
廣泛分布於世界各大海域。除了東部海域,臺灣各地皆有分布。
|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
來源學名:Zeus faber
|
上次更新:2016-01-21
尺寸
體長:90:cm
|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
來源學名:Zeus faber
|
上次更新:2016-01-21
棲地
深海底層魚類,棲息深度在40-200公尺間的大陸棚斜坡或海床,以群居性之魚類及甲殼類為食。
棲息環境
砂泥底
近海沿岸
棲息深度
40~200 公尺
|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
來源學名:Zeus faber
|
上次更新:2016-01-21
效益(利用)
中大型魚類,常為底拖網捕獲,肉道鮮美,具食用價值。
|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
來源學名:Zeus faber
|
上次更新:2016-01-21
綜合描述
分布
尺寸
棲地
效益(利用)
魚知識+
魚類名錄
公告事項
關於本站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