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anthonus armatus Günther, 1878

ASIZP0063786
ASIZP0061785
ASIZP0067016
ASIZP0066199
大棘鼬魚
大棘鼬鳚
鼬魚
Bony-eared assfish
深海 砂泥底
海水
Species 種
Actinopterygii » Neopterygii » Ophidiiformes » Ophidioidei » Ophidiidae » Acanthonus
Acanthonus
Actinopterygii
Neopterygii
Ophidiiformes
Ophidioidei
Ophidiidae
Acanthonus

綜合描述

頭異常膨大,身體相當細長,尤其是尾部相當尖且細。眼小。吻端前方有一明顯分叉的棘刺;鰓蓋骨上有一細長的棘且延伸至超過鰓蓋後緣;前鰓蓋下緣另有5根發達的棘;前鰓蓋側邊則有一細長且延伸至胸鰭下方的強棘。前頜骨及齒骨上有發達細小的牙齒,有兩塊中基鰓骨齒板。背鰭鰭條108; 臀鰭鰭條98; 腹鰭軟條數2;胸鰭鰭條18; 尾鰭鰭條8;鰓條骨8;第一鰓弓上的鰓耙數16-18;脊椎骨數61-62;尾前脊椎骨數10。體色呈深色。腹鰭位於眼睛下方。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Acanthonus armatus 上次更新:2009-06-19

分布

廣泛分佈於各大洋熱帶及亞熱帶海域。臺灣發現於花蓮外海及南中國海等。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Acanthonus armatus 上次更新:2009-06-19

尺寸

體長:37.5:cm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Acanthonus armatus 上次更新:2009-06-19

棲地

深海底棲性魚類,棲息深度從水深1500 公尺到4415 公尺之間。肉食性,以底棲生物為主食。
深海砂泥底

1500~4415 公尺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Acanthonus armatus 上次更新:2009-06-19

效益(利用)

屬於非常罕見的魚類,所以就算一般漁民撈獲,也只是棄置於下雜魚堆中,除了學術研究之外,食用的經濟價值並不大。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Acanthonus armatus 上次更新:2009-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