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nostoma atlanticum Norman, 1930

ASIZP0064032
ASIZP0064165
Gonostoma atlanticum@Jheng0404
大西洋鑽光魚
大西洋鑽光魚
西鑽光魚,光魚
Atlantic fangjaw
深海 近海沿岸
海水
Species 種

綜合描述

背鰭軟條數:16(16-18); 臀鰭軟條數臀鰭軟條數:(26-31); 胸鰭條數:10(9-10); 腹鰭條數:7(6-7);脊椎骨數:37;發光器排列:OS 1; BR 8(9); IV 16(15-16); VAV 4(4-5); AC 19(18-20); IC 39(39-40); OA 12(13-14);體色:身體呈乳白色,所有鰭膜透明狀,腹部深暗。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Gonostoma atlanticum 上次更新:2019-07-19

分布

世界性廣泛分布,包含印度-太平洋及大西洋海域之深層帶。臺灣紀錄深度為1629-1649公尺。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Gonostoma atlanticum 上次更新:2019-07-19

尺寸

體長:6.6:cm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Gonostoma atlanticum 上次更新:2019-07-19

棲地

大洋性中層魚類,目前已知會垂直遷移,白天下潛到300-600公尺深之海域,晚上則上升到50-200公尺;以橈足類與磷蝦為食。
深海近海沿岸

50~1352 公尺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Gonostoma atlanticum 上次更新:2019-07-19

效益(利用)

一般以底拖網捕獲,不具食用經濟價值,通常做為下雜魚用。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Gonostoma atlanticum 上次更新:2019-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