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quulites rivulatus (Temminck & Schlegel, 1845)

ASIZP0068294
ASIZP0066605
ASIZP0066633
ASIZP0066608
條馬鰏
溝馬鰏
金錢仔,兵葉仔,方葉仔
Offshore ponyfish
海水
Species 種

綜合描述

背鰭VIII, 16;臀鰭III, 14;第二背鰭棘不延長,體高遠小於體長之一半,口可以向前伸展,上下頷齒細而小,頰部無鱗,胸部被鱗,頸部無黑斑,但具鱗,體背側巨大的蟲紋斑,背鰭棘部無色斑。(2019/07/04)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Equulites rivulatus 上次更新:2019-07-04

分布

分布西太平洋海域,包括台灣東北部、澎湖海域。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Equulites rivulatus 上次更新:2019-07-04

尺寸

體長:12:cm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Equulites rivulatus 上次更新:2019-07-04

棲地

主要棲息於砂泥底質的沿海地區。群游性,一般皆在底層活動。肉食性,以小型甲殼類、二枚貝或多毛類等底棲無脊椎動物。
0~20 公尺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Equulites rivulatus 上次更新:2019-07-04

效益(利用)

一般漁法以底拖網、待袋網、小型圍網或流刺網捕獲。肉質細嫩,適合煮湯;或當延繩釣之魚餌或當下雜魚般餵食高經濟價值之養殖魚類。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Equulites rivulatus 上次更新:2019-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