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魚知識+
魚類名錄
公告事項
關於本站
首頁
>
Zenion hololepis
(Goode & Bean, 1896)
Zenion hololepis
(Goode & Bean, 1896)
中文名
甲眼的鯛
中國大陸俗名
小海魴
英文俗名
Armoreye dory
棲息環境
深海
砂泥底
棲息水域
海水
分類資訊
Species 種
分類階層
條鰭魚綱 Actinopterygii
»
新鰭魚亞綱 Neopterygii
»
的鯛目 Zeiformes
»
的鯛亞目 Zeioidei
»
甲眼的鯛科 Zeniontidae
»
甲眼的鯛屬 Zenion
甲眼的鯛屬 Zenion
條鰭魚綱 Actinopterygii
新鰭魚亞綱 Neopterygii
的鯛目 Zeiformes
的鯛亞目 Zeioidei
甲眼的鯛科 Zeniontidae
甲眼的鯛屬 Zenion
相關連結
FishBase
、
TaiBOL[生命條碼]
、
TaiBOL[遺傳物質]
、
WoRMS
、
iNaturalist
資訊總覽
多媒體
標本
出現紀錄
子分類階層
綜合描述
體長橢圓形,側扁。頭中大;眶間隔寬,有兩條三角形之淺溝。眼大。口上位,幾近垂直;前頜骨能明顯突出;上下頜齒細小。前鰓蓋下角擴展成一寬扁之三角形棘,其下緣具2列帶有小棘之隆起線。體密被小圓鱗,易脫落;側線完整,側線鱗數約68。背鰭硬棘部及軟條部明顯缺刻,硬棘VI-VII,軟條25-28;臀鰭與第二背鰭相對,硬棘I,軟條23-28;奇鰭基底兩側具一棘板,腹緣則無棘板;胸鰭下側位,軟條16;腹鰭硬棘I,軟條6;尾鰭截形或楔形。體呈紅色。
|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
來源學名:Zenion hololepis
|
上次更新:2013-03-08
分布
分布於西印度洋:坦尚尼亞與莫三比克的 Delagoa 灣外海;中西太平洋;東南太平洋:納斯卡與 Sala-y-Gomez;西大西洋:安地列斯群島與委內瑞拉;東大西洋。臺灣發現於東沙島。
|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
來源學名:Zenion hololepis
|
上次更新:2013-03-08
尺寸
體長:12:cm
|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
來源學名:Zenion hololepis
|
上次更新:2013-03-08
棲地
深海底層魚類,棲息深度在200-500公尺間的大陸棚斜坡和陡坡,生態習性不詳。
棲息環境
深海
砂泥底
棲息深度
200~600 公尺
|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
來源學名:Zenion hololepis
|
上次更新:2013-03-08
效益(利用)
小型魚類,偶為底拖網捕獲,除學術研究外,一般皆以下雜魚處理,不具食用價值。
|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
來源學名:Zenion hololepis
|
上次更新:2013-03-08
綜合描述
分布
尺寸
棲地
效益(利用)
魚知識+
魚類名錄
公告事項
關於本站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