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obythites longipes Smith & Radcliffe, 1913

ASIZP0066923
ASIZP0066918
ASIZP0066398
ASIZP0066456
長新鼬魚
長新鼬鳚
長新鼬䲗,鼬魚
Longray cusk
深海
海水
Species 種

綜合描述

體圓而延長,尾部則是側扁。在鰓蓋骨的後面有一尖銳的硬棘,其前鰓蓋骨的下方不具小棘。背鰭和臀鰭非常的長,一直延伸至尾鰭部位,相癒合在一起,背鰭 鰭條數96-103,臀鰭鰭條數79-86;腹鰭位於喉部,已經退化成2條延長絲狀,長度延伸超過肛門;尾鰭鰭條數8。 體呈黃褐色。背鰭位於肛門的相對位置稍後方上有1枚長橢圓形黑斑,黑斑上緣延伸至鰭膜的邊緣,臀鰭則無斑;另外背鰭&臀鰭末端的邊緣顏色為深黑色。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Neobythites longipes 上次更新:2014-09-25

分布

主要分布於菲律賓以及澳洲西部海域,臺灣則分布於南中國海海域。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Neobythites longipes 上次更新:2014-09-25

尺寸

體長:10:cm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Neobythites longipes 上次更新:2014-09-25

棲地

為棲息於水深150-481公尺深的深海魚類,生態習性所知甚少。
深海

150~481 公尺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Neobythites longipes 上次更新:2014-09-25

效益(利用)

深海魚類,不具經濟價值。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Neobythites longipes 上次更新:2014-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