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apercis macrophthalma (Pietschmann, 1911)

ASIZP0061408
大眼擬鱸
大眼擬鱸
觀賞魚類 食用魚類
礁區 近海沿岸
海水
Species 種

綜合描述

背鰭具V鰭棘和23-24軟條,臀鰭具I鰭棘和19軟條,胸鰭具19-21軟條(主要為20),側線鱗片數52-55,背鰭前鱗片數8-9,背鰭起點至側線鱗列數5.5列,側線至臀鰭起點鱗列數14-16列。顎骨具齒,排列成一三角形齒落,下頜具有八顆犬齒(四對),下鰓蓋骨。背部體色黃色偏紅,腹側白,體側有五個黑色垂直條紋,平均分散在軀幹,各條紋上半部顏色較淡,下半部深黑色,尾鰭前方上部具有一黑點。各鰭白,具有黃色條紋。過去本種的標本均誤鑑為牟婁擬鱸(Parapercis muronis),兩者相當接近,主要差別在於本種體側條紋較短,下半部較深色。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Parapercis macrophthalma 上次更新:2011-06-18

分布

臺灣至澳洲東北部。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Parapercis macrophthalma 上次更新:2011-06-18

尺寸

體長:14:cm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Parapercis macrophthalma 上次更新:2011-06-18

棲地

本種除正模模式標本採自臺灣高雄外海以外,過去未曾有任何紀錄。
礁區近海沿岸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Parapercis macrophthalma 上次更新:2011-06-18

效益(利用)

不具經濟價值。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Parapercis macrophthalma 上次更新:2011-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