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neapterygius leucopunctatus Shen, 1994

Enneapterygius leucopunctatus@fishdb-media-2071
Enneapterygius leucopunctatus@fishdb-media-2072
Enneapterygius leucopunctatus@fishdb-media-6679
Enneapterygius leucopunctatus@fishdb-media-2069
白點雙線䲁
白斑雙線鳚
狗鰷,三鰭䲁
White spotted triplefin
礁區 近海沿岸
海水
Species 種

綜合描述

體細長而側扁;眼大上緣高出於頭背緣;吻短而吻端尖,口裂小而開於吻端,呈水平位;兩頷約等長;兩頷具齒而外列齒較大後向;鋤骨具齒1-2列呈倒"V"字型排列;腭齒較大;體被櫛鱗,頭、頸、胸鰭基及腹部均裸出;腹部上部及後部邊緣具4-6列小圓鱗,而與體側櫛鱗交接;雄魚體呈紅褐色而具許多白斑,雌魚褐色具更多白斑;腹面由峽部至臀鰭基白色。(2019/07/09)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Enneapterygius leucopunctatus 上次更新:2019-07-09

分布

分布於西北太平洋,包括臺灣及日本。臺灣分布於北部及東北部海域。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Enneapterygius leucopunctatus 上次更新:2019-07-09

尺寸

體長:3.6:cm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Enneapterygius leucopunctatus 上次更新:2019-07-09

棲地

主要棲息於潮間帶至水深約12公尺的岩石區。以藻類為食。
礁區近海沿岸

0~12 公尺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Enneapterygius leucopunctatus 上次更新:2019-07-09

效益(利用)

小型魚類,僅具學術研究價值。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Enneapterygius leucopunctatus 上次更新:2019-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