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achromis managuensis (Günther, 1867)

ASIZP0075286
花身副麗魚
花身副麗魚
珍珠石斑,淡水石斑,馬拉麗體魚
Jaguar guapote、Managuense、Guapote tiger
淡水
淡水
於淡水域中可完成生活史
Species 種

綜合描述

體側扁而呈橢圓形。頭小而吻稍大。口上位,下頜長於上頜而且略為上突。上、下頜均有一列犬齒狀細齒。唇厚,且上頜稍可伸縮。臀鰭與背鰭鰭條部之位置與形狀大小相稱。尾鰭為圓鈍形。體被大形鱗,頰部亦被鱗。鱗片末緣均為暗藍綠色環,構成體色為暗藍綠底白色斑點,頭部紋路則較不規則;背鰭、臀鰭硬棘部顏色紋路與體色相仿,但其鰭條部與尾鰭則為藍黑色與白色相間之細紋,且與鰭條垂直。雄魚具紅銅色金屬與臀鰭較尖而延長。雄魚具紅同色金屬光澤,雌魚則為青綠色光澤。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Parachromis managuensis 上次更新:2015-09-24

分布

原產於中美洲哥斯達加南部至宏都拉斯之淡水域。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Parachromis managuensis 上次更新:2015-09-24

尺寸

體長:55:cm TL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Parachromis managuensis 上次更新:2015-09-24

棲地

棲息於河川中、下游緩水域、湖泊與沼澤地等,水生植物叢生與砂質底的環境。偏中性之溫水環境。為兇猛之肉食性魚類,以小魚為食。親魚具有築巢產卵並護幼之行為。
淡水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Parachromis managuensis 上次更新:2015-09-24

生命週期

於淡水域中可完成生活史。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Parachromis managuensis 上次更新:2015-09-24

效益(利用)

曾被引入為觀賞魚,在南部地區已成為新興的養殖魚種,供食用與遊釣。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Parachromis managuensis 上次更新:2015-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