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biobotia intermedia Bănărescu & Nalbant, 1968

中間鰍鮀
中间鳅𬶍
八鬚鯉
臺灣特有
野生動物保育法公告之其他應予保育之野生動物
淡水
淡水
於淡水域中可完成生活史
Species 種

綜合描述

身體延長,前部略圓而粗狀,頭胸腹面平坦,後側略側扁。頭中大而平扁,吻圓鈍。口下位,弧形。有鬚4對:頜鬚1對,末端僅達眼眶前緣之下方;頤鬚3對,頤鬚間有許多小乳突。體被中小型圓鱗,僅背鰭前鱗具弱的稜脊,胸腹部裸露無鱗;側線完整,平直;側線鱗數36-38。各鰭均無硬棘,背鰭軟條 3(不分枝軟條)+ 7(分枝軟條);臀鰭 2(不分枝軟條)+6(分枝軟條)。體背側黃褐色,腹部灰白色。體背部佈有小斑點,側線中央有一條由7-9個黑色塊狀斑紋所連成的縱紋;眼下緣至口角處具一黑色線紋。背、尾鰭基部略黑,餘鰭淺灰色。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黃世彬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Gobiobotia intermedia 上次更新:2024-05-15

分布

分布於海南島、越南及臺灣。臺灣分布於南部高屏溪中流及其支流,族群量已日漸稀少。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黃世彬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Gobiobotia intermedia 上次更新:2024-05-15

尺寸

體長:12:cm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黃世彬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Gobiobotia intermedia 上次更新:2024-05-15

棲地

初級淡水魚,喜棲息於水流湍急且為高溶氧的溪流底層。雜食性,主要以底棲小型無脊椎動物為食,或是啄食石礫而濾食藻類及有機碎屑為食。遇驚擾時有鑽砂躲藏之行為。
淡水

1~5 公尺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黃世彬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Gobiobotia intermedia 上次更新:2024-05-15

生命週期

於淡水域中可完成生活史。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黃世彬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Gobiobotia intermedia 上次更新:2024-05-15

保育狀態

本種已在2024年10月24日公告為陸域保育類野生動物。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黃世彬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Gobiobotia intermedia 上次更新:2024-05-15

威脅

本種目前所受到的威脅包括棲地破壞、外來種捕食及氣候變遷造成的影響。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黃世彬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Gobiobotia intermedia 上次更新:2024-05-15

法規

本種目前為公告之保育類野生動物,已受到野生動物保育法的保護。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黃世彬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Gobiobotia intermedia 上次更新:2024-05-15

效益(利用)

目前為農業部公告之保育類野生動物,不得捕捉及利用。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黃世彬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Gobiobotia intermedia 上次更新:2024-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