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魚知識+
公告事項
關於本站
首頁
>
Eurypharyngidae
Eurypharyngidae
中文名
寬咽魚科
中國大陸俗名
寬咽魚科
分類資訊
Family 科(臺灣目前記錄 1 屬,1 種)
分類階層
條鰭魚綱 Actinopterygii
»
新鰭魚亞綱 Neopterygii
»
囊鰓鰻目 Saccopharyngiformes
»
囊咽鰻亞目 Saccopharyngoidei
囊咽鰻亞目 Saccopharyngoidei
條鰭魚綱 Actinopterygii
新鰭魚亞綱 Neopterygii
囊鰓鰻目 Saccopharyngiformes
囊咽鰻亞目 Saccopharyngoidei
ASIZP0059791
作者: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CC BY-NC 4.0 International
ASIZP0064261
作者: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CC BY-NC 4.0 International
Eurypharynx pelecanoides@Jheng0280
作者:鄭義郎
著作權利所有
資訊總覽
多媒體
標本
出現紀錄
子分類階層
綜合描述
體延長,向後而漸細長,至尾部末端而略擴大而呈一尾部發光器。肛門位於體長前1/3處。頭大而高,大部分的頭長位於後頭蓋骨上。眼小。吻短。前後鼻孔相緊連於眼前。口裂極大,上下頜向後延伸,開口後可達一半或甚至超越一半之前肛門長。齒小,相緊連而有退化之勢;上下頜各具數列。背、臀鰭存在,但結束於尾部末端;無尾鰭;胸鰭退化。無鱗;側線無孔。
|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
來源學名:Eurypharyngidae
|
上次更新:2024-09-04
分布
分布於世界三大洋之熱帶到溫帶海域。
|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
來源學名:Eurypharyngidae
|
上次更新:2024-09-04
棲地
中、深底層水域之大洋漂游性魚類,棲息深度在500-3000公尺。主要以甲殼類為食,但亦捕食魚類、頭足類及其它無脊椎動物。雖然口部極大,但胃部並不能極度擴張,因此在具較弱小牙齒和胃部結構較微弱之條件下,其捕食之個體傾向較小型化。成熟期時,具一些性別雙型之持徵,例如雄性的嗅覺器官擴大、頜部變弱以及牙齒退化或消化。雌魚則相對地未改變。
|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
來源學名:Eurypharyngidae
|
上次更新:2024-09-04
綜合描述
分布
棲地
魚知識+
公告事項
關於本站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