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ratiidae

ASIZP0057160
ASIZP0057172
ASIZP0062003
ASIZP0066323

綜合描述

雌魚身體較為延長且側扁;體高約為體長40-50%。具有2或3個肉阜位於背部中央,背鰭軟條前端。體表覆蓋相當密集之微細棘。口裂水平距離不超過眼部下方;上下頜等齊,口裂接近垂直;下頜具發達之縫合骨棘;牙齒較短,下頜齒較上頜齒強壯且多;鋤骨齒有或無;咽鰓骨II及III具強齒。鼻孔一對,具管狀開口。眼部小,具半透明膜覆蓋。鰓孔圓,約位於體長一半之處。吻觸手基骨,前端約為於額骨之間,眼部之後,後端約位於肉阜前;餌球成卵圓形,上有1或2末端附肢,不具皮上小齒。背鰭軟條3-5;臀鰭軟條4;尾鰭軟條8-9,分成上下兩束;鰓被架6條。體表及口腔通常較黑或褐色。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Ceratiidae 上次更新:2024-09-04

分布

廣泛分布於世界三大洋,從北緯67度至南緯 63度皆有發現,地中海無。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Ceratiidae 上次更新:2024-09-04

棲地

仔魚生活於大洋上層;幼魚和成魚則生活於中深海層或深海底部。同一種雌魚可比雄魚大64倍多。長成之雄魚會寄生於雌體上,以雌體的血液為營養來源;雌魚則利用吻觸手誘捕獵物。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Ceratiidae 上次更新:2024-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