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lostomidae

ASIZP0074946
ASIZP0074945
ASIZP0058891
Aulostomus chinensis@fishdb-media-3514
管口魚科
管口魚科
Family 科(臺灣目前記錄 1 屬,1 種)

綜合描述

體呈長桿狀;略側扁。吻部長,為長管狀。口位於吻端,斜裂;上頜無齒,下頜前方具細齒,鋤骨齒略延長;下頜有一鬚。體被小櫛鱗。背鰭硬棘部由 VIII至XII個分離之小棘合成,軟條22—27;臀鰭無硬棘,軟條部與背鰭軟條部相對,位體之後半部,軟條23—28;腹鰭位體中央略後方,軟條 6;胸鰭圓而小,具軟條17;尾鰭菱形或圓形。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Aulostomidae 上次更新:2024-09-04

分布

廣泛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及大西洋的熱帶海域。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Aulostomidae 上次更新:2024-09-04

棲地

熱帶礁區的中大型魚類,常以頭部向下的姿勢隱蔽自己。具特殊的覓食方法,即利用其管狀的吻部,如吸管般的吸食小型無脊椎動物及小魚等為生。體色會隨環境略有變化,當其欲進行捕食時,體色會變暗,以垂直方式來接近被掠食者。有時也會藉著依附其他大型魚類如鸚哥、鬚鯛等的身邊共游,捕食不注意防備的小魚。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Aulostomidae 上次更新:2024-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