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ctylopteridae

ASIZP0062034
ASIZP0066049
ASIZP0055475
ASIZP0067814
飛角魚科
豹魴鮄科
Family 科(臺灣目前記錄 1 屬,3 種)

綜合描述

體延長,略呈方形;頭為方形,幾乎完全為骨板所包。前鰓蓋骨具有一向後之大硬棘。口小,下頜短,具頜齒,鋤骨或腭骨無齒。體被有強棱的骨質鱗,在尾部兩側有數個圓刀狀骨棱,頰部和主鰓蓋骨有小鱗,峽部也具鱗。背鰭兩個,第一背鰭有 IV—V枚之絲狀棘,且在第一背鰭前方有1—2條分離棘;胸鰭特別發達,分上下兩部,下部僅具六條短軟條,而上部鰭條數多且延長似翅狀,也因此而得名之飛角魚;尾鰭入凹形。全世界共2屬7種(Nelson, 2006),臺灣紀錄1屬3種(Shen et al., 1993;臺灣魚類資料庫, 2006)。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Dactylopteridae 上次更新:2024-09-04

分布

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及大西洋之熱帶海域。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Dactylopteridae 上次更新:2024-09-04

棲地

熱帶底棲性魚類。平時在砂地上,利用胸鰭下部及腹鰭來爬行。一旦遇到危險時,則使用翅狀胸鰭快速擺動而逃離。利用延長之胸鰭也能躍出水面於空中飛翔。此外,飛角魚也會以舌頜骨(hyomandibular bone)來發聲。幼魚胸鰭短,頭部棘發達,此時被稱為『棘頭期』(cephalacanthus),他們可能行漂浮性。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Dactylopteridae 上次更新:2024-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