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iglidae

ASIZP0061057
ASIZP0056255
ASIZP0062532
ASIZP0064864
角魚科
魴鮄科
Family 科(臺灣目前記錄 5 屬,23 種)

綜合描述

體延長,呈紡錘狀;前頭部粗大,後部漸細。頭部完全被骨質甲,有時具棘。吻端截平,眶前骨有向前突出之角,稱為吻突(Rostral projection);吻突通常呈棘狀,故有角魚之稱。口小,下位。上下頜齒無齒,或各具一帶細齒,或僅上頜具齒;頤部無鬚。有鰾,能發聲。體被小圓鱗或小櫛鱗骨;背鰭基底有時具一列小棘。背鰭兩個,第一背鰭硬棘VII-XI;第二背鰭軟條10-23;臀鰭硬棘0-I,軟條11-23;胸鰭大,下部具3游離之鰭條;尾鰭圓形或分叉。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Triglidae 上次更新:2024-09-04

分布

廣泛分布於全世界熱帶至溫度海域。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Triglidae 上次更新:2024-09-04

棲地

棲息於深海、近沿海砂泥底質水域或岩礁間之中型食肉性魚類。利用在胸鰭下方2-3根的游離鰭條,伸入砂中搜尋食物;運動時,常匍匐爬行移動於海底。主要以淺海的底生動物,如小魚、多毛類、端腳類及軟體動物等為食。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Triglidae 上次更新:2024-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