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aenidae

ASIZP0059874
ASIZP0078827
ASIZP0072017
ASIZP0066558
石首魚科
石首魚科
Family 科(臺灣目前記錄 12 屬,23 種)

綜合描述

體呈長橢圓,稍側扁,尾柄短或中長。吻鈍尖或圓突,吻褶發達,分葉或不分葉。口小或中大,下位或端位。頜齒細小,呈絨毛狀,上頜外列齒稍擴大,下頜齒皆細小,或上下頜齒皆有擴大的狀況,有時前端具犬齒;鋤骨及腭骨均無齒。吻部及頦部均具黏液孔。有些種類具頦鬚。鰾發達,呈圓筒形、錘形或錨形,有時前端兩側向後呈管狀延長;兩側常具側枝多對。體被圓鱗或櫛鱗;側線完全;頭部被鱗;背鰭和臀鰭被鱗或無。背鰭連續,硬棘部及軟條部間具深或淺缺刻;腹鰭胸位;尾鰭圓形、截形、楔形、叉形或雙凹形。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Sciaenidae 上次更新:2024-09-04

分布

廣泛分布於世界三大洋及河口區,南美洲可發現生活於淡水種。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Sciaenidae 上次更新:2024-09-04

棲地

主要棲息於沿海砂泥底質海域及河口區,有些能發現於淡水域,尤其是分布於南美洲的魚種。因其能借連於鰾上的肌肉產生不同的聲響,所以本科魚在西方被稱為鼓魚「drums」或鳴魚「croakers」。肉食性,以小魚、蝦、蟹及其它底棲動物為食。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Sciaenidae 上次更新:2024-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