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魚知識+
公告事項
關於本站
首頁
>
Terapontidae
Terapontidae
中文名
鯻科
中國大陸俗名
鯻科
分類資訊
Family 科
分類階層
Actinopterygii » Neopterygii » Perciformes » Percoidei
Percoidei
Actinopterygii
Neopterygii
Perciformes
Percoidei
ASIZP0079319
作者: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CC BY-NC 4.0 International
ASIZP0065092
作者: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CC BY-NC 4.0 International
ASIZP0061970
作者: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CC BY-NC 4.0 International
ASIZP0064814
作者: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CC BY-NC 4.0 International
資訊總覽
多媒體
標本
子分類階層
綜合描述
體呈卵圓形或長橢形,稍側扁。口斜裂,上下頜約略等長。前鰓蓋骨後緣鋸齒狀;主鰓蓋骨具二枚硬棘,下方棘較長。體被小到中型之櫛鱗;背、臀鰭具鱗鞘;側線一條且完整,延伸到尾鰭上。背鰭單一而連續,硬棘及軟條部間具深刻,具XI—XIV棘, 8—14軟條;臀鰭具III棘, 7—12軟條;尾鰭圓形、截形或雙凹形。全世界計16屬約48種,除約10餘種為世界性種外,大都屬澳洲及新幾內亞之淡水種(Nelson, 1994),臺灣紀錄4屬6種(臺灣魚類資料庫,2015)。
|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
來源學名:Terapontidae
|
上次更新:2024-09-04
分布
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海域及澳洲、新幾內亞、印尼及菲律賓等國家之河川流域。
|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
來源學名:Terapontidae
|
上次更新:2024-09-04
棲地
熱帶區沿岸性魚類,對鹽度之適應廣,有時生活於河口區或淡水區。群游性。大部分海產魚種體色或雜有黑色縱紋之銀色調。食性混雜,以藻類、昆虫、底棲無脊椎動物及魚類等為食。因鰾中部緊縊而分前後兩室,前室和頭顱後端有肌肉相連,可發聲,故俗稱「雞魚 」,英文俗名為 「Grunters」。
|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
來源學名:Terapontidae
|
上次更新:2024-09-04
綜合描述
分布
棲地
魚知識+
公告事項
關於本站
關閉